
图1: 基金市场结构相对稳定

图2:美国共同基金销售渠道

表2:中美两国基金管理费率

图3:国内基金在大多数时间
近几年来,公募基金光环逐渐褪色,规模遭到多种资产管理产品的蚕食。尽管如此,无论是基金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国内公募基金业诞生以来依然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为人诟病、处境困顿之时,全面审视基金行业的状况,找到尚待改进的环节,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发展历史为参照,借助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有效工具——SCP模型的分析框架(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中国公募基金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以期为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
结构:稳定的不均衡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2.48万亿元,各类基金数量达到829只,已发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62家。
国内基金业总体规模较小、市场结构不均衡(偏股型的基金比重过大),这些是基金行业发展初期共有的特征。美国共同基金业发展初期,基金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也非常缓慢,用了40年时间才使共同基金数量达到800只,而我们只用了8年时间就达到了800只。但尽管经历了超常规的发展,相比现在的美国共同基金业,中国基金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和基金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这一规模与中国经济的总量相比,差距也是巨大的。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基金业产品结构不均衡。从基金的类型来看,偏股型基金占比超过70%(股票型基金占49.98%,偏股混合型基金占21.19%),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占比偏小。产品结构的不均衡制约了资本市场资产配置功能的发挥。在美国共同基金业发展初期,同样是股票型基金主导市场,在诸如货币基金、地方债券基金等类型基金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后,股票型基金所占的比重才逐渐下降,最终形成了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相对均衡的市场结构。
中国基金业经历了2006年和2007年的超常规发展后陷入低迷,这符合行业初期的发展路径。基金行业的发展路径并不是线性的,特别是在发展初期,会呈现出阶段性的超常规发展状态。只有在行业相对成熟后,行业规模的增长才会相对稳定。中国开放式基金诞生后的几年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但在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中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而随后又陷入停滞。
同样,美国共同基金也经历了几个发展的高峰期,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货币市场基金创新时期及1987年401(K)等固定供款计划引入后的大牛市,都使共同基金经历了超常规的发展。在熊市中,美国共同基金也多次遇到规模的大幅下降,很多次,美国基金业人士甚至忧虑共同基金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但经过80年的发展后,美国共同基金进入成熟阶段,虽然在市场不好时也会有资金流出,但总体上呈现小幅增长的特征。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美国退休、养老计划的安排。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