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7月23日的动车追尾事故,无疑让A股市场投资者重新审视手中的高铁概念股。高歌猛进的高铁建设是否会有所放缓?A股相关公司能否再获得订单?高铁和相关的先进制造业,将遭到何种打击?
——其实,这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这已是年内遇到的第三次危机。前两次,日本地震让相关核电制造业遭受打击,基金选择抛售;随后的双汇发展“瘦肉精”,基民和基金一起选择抛售。这一次,备受基金“器重”的高铁和相关制造业遭遇突发事件,基金又将如何做?
受到温州动车事故影响,高铁概念股周一(7月25日)几乎全线下跌。由于在此之前,高铁概念一直是公募基金炙手可热的重仓品种,不少基金的净值已经不可避免的遭受影响。
从昨日盘后数据来看,时代新材和晋亿实业两只高铁概念股昨日均出现机构甩货情况,不过时代新材同时也有机构趁机低吸的迹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重仓基金正在紧急寻找应对措施。
机构抛售高铁股
涉及2.8万亿基建投资计划,中国高铁孕育了巨大的产业链。Wind资讯显示,在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前,贴着高铁概念股标签的上市公司多达37家,其中不少是基金炙手可热的重仓品种。
昨日,除世纪瑞尔和佳讯飞鸿等个股停牌外,其余高铁概念股悉数出现下跌,天马股份、汉鼎技术、时代新材、晋亿实业等股跌停。中国北车、太原重工、中国南车等跌幅也在9%以上,Wind资讯显示,当日跌幅超过5%高铁概念股的达21只。
从交易数据来看,晋亿实业、轴研科技、南方汇通、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青海华鼎等跌幅居前的个股均有所放量,显示出资金抛售的动机很明确。
高铁概念股时代新材和晋亿实业双双登上榜龙虎榜,盘后数据显示,三家机构席位卖出时代新材1.3亿元,一家机构席位卖出晋亿实业654万元。同一天,两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时代新材仅2000余万元。
生产商受影响最大
“高铁概念全线下跌可能是市场过度反应,由于事故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个环节的故障,所以受到最大影响的应该是相应的生产商,对于这一类个股的操作方向,可以说是明朗的。”北京某基金经理昨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事故原因调查逐渐明朗,部分个股或成为基金抛售的重灾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的基金公司已经制定针对高铁概念股的应急措施。上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从已经公布的事故处理信息来看,个别公司遭遇调查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这一类个股我们会在投资时避开。”
在此之前,高铁一直是基金热门持仓的概念板块。从已经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数据来看,二季度基金普遍增持了高铁概念股,据wind统计数据,37只高铁概念股中,持有基金数量增加的超过半数,其中不少更是获得了基金大手笔的加仓。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后,机构重仓的动向或暂时出现变动。昨日北京不少基金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内基金对于高铁概念股的持仓情况可能出现调整,不过中长期看来,可能会逢低增加配置。
从昨日部分高铁个股午后挂单来看,有投资者选择在大幅下跌之后抄底。而且昨日不少基金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会对高铁概念股进行甄别,被市场情绪误伤的个股,不排除会加大逢低吸入的力度。
基金观点
基金:高铁主题已透支 短期难有机会
昨日,数只高铁相关个股以跌停的姿态展示出了目前市场的态度。一些重仓股高铁概念股的机构对于高铁行业,以及整个高端设备行业如何看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