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频(微博)
本文系网易女人“女人写时评”栏目独家约稿,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像一块伤,突然烙得太深。对那灾难,虽然早有预言,但当它降临,却仍然令人心慌意乱,而且,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疼痛却仍在深入身体。——每一块伤,都比以前的更难愈合,甚至,它不该愈合——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悲伤,愤怒,同时深感无力,因此,人们一遍遍地在网上转发着,追问着,谴责着,希望多少有点用处,希望这一切有意义。但有限的回响却是那么傲慢冷漠,甚至令人羞愤,比如那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还有多少独善其身的选择——难道,可以不坐火车?我们还有多少话可说,在言语的锋芒已经因一次次重复而黯淡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一些什么——这是关键。
听说可以献血,许多温州人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队。听说有一个女孩“奇迹”获救,许多的爱正等待着倾泻给她。这不仅是因为善良,还是因为,做这些事可以帮我们确认内心仍有力量,而且可以在守望相助中彼此团结。其实,在这力的结构中,缺少的只是问责的那一角。
技术性的设计已经不是障碍,在过去这些年,关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路径,关于公共政策所应做的巨细修正,已经有太多对教训的反思和建设性方案的提出。公民意识也已经不是障碍,许多人已经意识到,无论是白领、精英还是底层的工人、农民、小贩,乘的其实都是同一辆列车,应该在唇齿相依中共享同样的权利。惟一的障碍或许就是苟且、侥幸、延宕的心理,那种仍指望通过将蛋糕做大就能解决不公正、以为局面有可能逐步改善的心理。
动车追尾事故堪称是最响的一记警钟,它没有天灾的借口,相反,就是“中国式发展”惹的祸,随后的救援处置,则让人看清在这“发展”中人命和人性到底价值几何。过去30年间支持和维系国家与社会的改革共识,至此已经裂纹浮现,甚至,已经破碎,虽然有些人还不愿承认,因为,改革只意味着在现路径下找前途,而这条路,早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有一些操控者,已经载不起民众的公信了。
每一条生命的失去都太多,39条生命的失去其实已经打破底线。即使是那些仍在奔驰的火车,也都已经令人心惊胆战,人不应该这样生活。至于尊严和力量,其实是不会失去的,但前提是我们要允许它们从内心中焕发出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