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读书会--许小年《从来没有救世主》专场论坛7月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此次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中国改革真正的推动力量在民间,中国农业改革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尽管当时我也参加过这样的设计,但中国的农业改革不是政府设计的,中国城镇的民营经济也不是政府设计出来的,中国外向经济的形成,我们说的“中国工厂”,都不是设计出来的,全是下面干出来的。
以下为许小年与主持人对话实录:
主持人:
您对政府的批评是犀利的,但政府却反而不常听您的意见,您有没有想过混到政府中去,然后用您的观点影响他们。
许小年:
如果有机会我会考虑,但你不要用“混”这个词(笑),“混”这个词好象是贬义词,尽管我不在政府里,但实际上我跟政府是有沟通的,并且沟通也不算太差,在私下里讨论的时候我们有不少相同意见,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在公开场合,我们很少有共同意见,但私下场合我发现和政府官员也有一些相同意见。(台下掌声)所以和政府的沟通并不像大家想象的,我一天到晚批评政府,政府就非常讨厌我,拒绝我,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主持人:
您多次都说中国需要邓小平,不需要凯恩斯,上次我采访您时您也说,您觉得中国现在已经放弃改革了,就您来看,您觉得中国重启类似于邓小平那样的改革,由政府主导的改革,可能性有多大呢?
许小年:
我觉得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因为不改革没出路,因为不改革,现在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它还是要改革的。
主持人:
您觉得什么时候会有改革的动作?
许小年:
时点无法预测。
主持人:
您觉得改革是被逼的吗?还是主动的?
许小年:
一般来说是两者都有,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问题已经找不到解决办法了,只有改革,因为我本人参加过早期改革工作的讨论,甚至参加过一些改革方案的制定,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政府内部,党内想法都和今天是不一样的,当时我其实是政府中的一员,就在政府里工作,我知道政府机构里环境是怎样的,大家都想着,十年文化革命已经证明我们这个体制不改不行了,不改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到文革后期的时候,用政府的说法“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要破产了。
所以怎么办?改革呀。我觉得那时候政府内部改革气氛是非常浓的,大家想的都是怎么设计改革方案。
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所谓改革方案的设计其实是很可笑的事儿,中国改革真正的推动力量在民间,中国农业改革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尽管当时我也参加过这样的设计,但中国的农业改革不是政府设计的,中国城镇的民营经济也不是政府设计出来的,中国外向经济的形成,我们说的“中国工厂”,都不是设计出来的,全是下面干出来的,但当时政府内部很多人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怎么样设计改革方案,能够使经济发展得更好一些。
我觉得当时的思维是改革的思维,今天的思维是保守的思维,不是用改革解决问题,而是安于现状,保守现状,气氛不一样,思路不一样,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主持人:
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现在中国政府内部改革的动力、意愿强吗?
许小年:
我现在已经不在政府内部了,不知道了(笑)。
主持人:
您觉得像您这样坚持市场经济的经济学者在国内多吗?
许小年:
那看你的标准怎么划分,什么叫“坚持实际经济”,我相信大多数经济学者,你要跟他讲赞成不赞成市场,赞成不赞成改革,大多数都赞成,当然有一部分不赞成,我只能说大多数,但赞成到什么程度我很难判断。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