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17年,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用这样的话表达对广告业的推崇: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但这个全球产值达到4750亿美元的产业,与传统媒体一道,正经受瓦解与重塑的挑战。
已有声音质疑:在新的技术应用、消费习惯和社交方式的倒逼之下,传统的4A广告公司是否正在加速消亡?
本刊研究部历时2个月,采访了近20位来自广告业、传播业、学界的专业人士和机构。无论是来自新技术领域还是传统广告行业的声音,大多认为,整体意义上的广告行业并不会消亡。这次洗牌,在技术、资本以及更重要的融合趋势推动下,广告行业将迎来新的生命历程。“4A”的称呼可能即将成为历史,广告公司跟公关、活动、咨询、互动部门融合后,变身社交型的传播公司。
本次调研,《中国企业家》研究部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广告、公关、活动公司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融合趋势加快,整合营销传播项下的6大主要工具(广告、直接营销、互动营销/互联网销售、销售促进、公共宣传/公共关系、人员销售),将在数字化时代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营销模式和技巧
2传统媒体的力量仍然不可忽视,互联网不但放大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为其营造了互动;信息在多次折返之间,被进一步放大,受众再继续通过网络制造新的信息
3互动时代的企业危机激发风险大大增强。新的危机管理不仅要从检测分析、后期的处理和防范角度关注传统媒体,还需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征,针对不同的信息出口制定危机处理方案
广告业“危”、“机”来自何方?
这个行业关乎人类对于人性的关照,关乎人与世界的互动,关乎社会经济繁荣,
眼下最紧迫的,却是关乎传播技术的研发和传媒产业的兴衰。
传统广告行业与新技术怎样才能完美融合?
与强大网络世界的对峙,最终结局会是消亡还是融入?
2011年6月23日,“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百年诞辰。1948年,他在纽约创办了后来成为广告业巨擘的奥美集团,1960年代又提出“每一个广告都是为建立品牌个性所做的长期投资”,这一价值观塑造了全球广告学路径。
基于对竞争优势和效率的无止境追求,广告公司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之路上攒下的客户资源和信任被视若珍宝。中国的广告行业虽然还年轻,但上千万中小企业对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的需求,也形成了对广告行业强烈吸引。
不过,21世纪的广告业后辈似乎已经没有足够底气告慰教皇和他所代表的黄金时代。在技术和创意上,传统广告公司人就没能逾越大师们创设的制度、理论、流程与经营模式;同时数字时代的到来,也让盛行自50年前的15、30秒填鸭式电视广告、展示型海报、报刊广告,遭到受众们的厌倦与抛弃。
互联网、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广告业攒下的财富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讯息的传播永远需要编码、传播和解码,广告业始终是塑造现代商业社会的一股固定力量,具体的玩家和玩法却不是。传统广告公司必须“大象转身”,接受技术革新带来跨行业、跨技术的交叉与整合,直面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以下是广告业面临的十个关键变化:
新媒介带来的规模增长
在分类目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这些传统媒介之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大量新型媒介的涌现,让广告主不得不投入更高的预算,才能获得跟过去规模持平的消费者注意力。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统计,2010年全球广告市场规模有4750亿美元,未来5年仍将保持个位数增长,到2015年达到5981亿美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