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东风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在北京发布2011—2015年“新中期事业计划”,提出将投资500亿元人民币,投入约30种新车型,将年销量从100万辆扩大到230万辆。发布会后,网易汽车对东风汽车董事长兼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周文杰等东风高层进行了专访。

网易汽车专访东风汽车董事长、东风有限董事长徐平
对于五年新增100万产销量是否冒进的质疑,徐平回应称,该目标是以整个市场稳健增长为前提的理性判断,周文杰也说,东风旗下的合资公司采用产销联动型的生产体制,只会在产能利用率达到110%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新建工厂,而东风有限计划导入的30个新车型,则是支撑未来100万辆增量的基础。
在政府的鼓励下,合资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潮流。按照东风有限当日公布的2011—2015年“新中期事业计划”,作为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启辰,到2015年将会实现30万的销量。朱福寿认为,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是在后合资时代企业转型的需要,因为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的激励国人自主开发乘用车。所以,东风把合资自主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工作来推进,旗下的神龙汽车、东风有限和东风本田,都在推进相关的计划。
以下为专访摘要:
网易汽车:最近国家部委的一些领导人在不断的说,要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最新的消息是,东风希望能够兼并东南汽车。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进展?看重的是福汽的哪些资源?
徐平: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来说,中国政府支持汽车行业重组。当然,我们要认真的贯彻执行我们国家对汽车调整的产业政策,要认真贯彻执行;但重组本身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主要是市场和企业的行为。所以,我们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加快支持重组的这样一个倡导;另一方面,从东风企业本身来说,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越来越感到,市场变化、变革的速度使我们的能力往往跟不上,我们市场能力的增长,赶不上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业务给我们带来变化的挑战。
所以,我们要具有竞争力的话,在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引下,要使我们的业务和资产能够在一定程度进行优化配置,也就是说资产肯定是要有变化的,业务是要有变化的,意味着我们是需要重组的。但是我们没有考虑跟东南接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考虑。
重组对象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网易汽车:如果我们考虑重组的话,什么样的符合我们的条件?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徐平:比如说是否能够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们公司以及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公司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东风在“十二五”能够走出去?这些东西可能是将来东风所要考虑的问题。简单的做大规模不等于企业的强,销量多不代表核心竞争力强。所有可持续的、核心的能力,包括未来的核心动力总成方面等等都需要考虑。
将来东风乘用车的自主品牌是不是能够借助一些内外部的资源?回答是肯定的,肯定是要借助内外部资源的。
新中期事业规划不仅是产销数据
网易汽车:从今年国内车市的情况来看,市场增幅在放缓。到2015年,年销量要达到230万辆,这个速度是不是有点快?谢谢!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