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王牌之师”被娇惯 金牌政绩观“功不可没”

1 “王牌之师”被娇惯 金牌政绩观“功不可没”
御宅雪球2011-07-29 16:40:18 发表
文/田力
昨日,有媒体曝出一条题为“国家短道速滑集训队青岛夏训再生事端,个性王濛酿成流血事件”的新闻。继之前短道速滑队飞人“丽江群架”事件后,冬奥会冠军王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7月28日《中国新闻网》)
在男女足、篮球等体育项目普遍低迷的现如今,国家短道速滑队已然成为中国体育的“王牌之师”。然而仅今年之内,这支“王牌之师”就已经两度生事,其中箭头人物王濛更是成为矛盾焦点。其实,队员打教练、队员与地方保安互殴都不是单个孤立的事件,也不仅为短道速滑队所特有。奥运冠军王皓、孔令辉也曾被爆出酒后打架的丑闻。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问题直指事件的“罪魁祸首”——金牌政绩观。
“更高、更快、更强”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精神,运动员追求突破本无可厚非。也正因为有了对金牌的追求,才有了运动场上屡破记录的感人瞬间。然而时至今日,由金牌产生的各种利益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以至于形成了一整套政绩观。各支专业队之间比成绩,各地方比金牌,相互之间的竞争层出不穷。获得胜利者扬眉吐气,名落孙山者垂头丧气,更有因体育项目获得金牌而主管领导、领队、教练、运动员一步登天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里,金牌与高考考生的分数、地方官员的GDP同等重要,因为它维系着利益链中形形色色人的仕途、荣誉和收入。
在这样本末倒置的体育发展体制下,一方面运动员从小就被当“夺金机器”,接受的是急功近利的诱导,他们不以通过体育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是完全为了运动成绩、比赛胜负和金牌奖牌而奋斗。其结果就是个体在道德品格、科学文化、社会知识和生活能力诸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文化知识、心智发育和人格不成熟乃至畸形。另一方面,当运动员成为冠军后,一系列的荣誉接踵而来,钞票、房子、广告、采访层出不穷,名利双收和光宗耀祖的背后,是个人“霸道”指数的直线上升,以至于媒体记者和教练都要“避其锋芒”。这也就有了冠军丑闻的层出不穷,王濛只不过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
有光环也必然有失落,邹春兰、艾冬梅和张尚武其实也是“金牌政绩观”的产物,只不过他们是反面教材而已。这些个失去使用价值或自始就无法体现实用价值的运动员,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同时,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回归平凡”甚至连一般人也不如。
金牌政绩观有百害而无一益,它使原本健康发展的个体走向迷茫以至颓废堕落,它的导向作用使得全民体育在国家经费的大量投入下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国民体质提升难以尽如人意,违背了体育发展的初衷。因此,我们在讨论管理不给力还是运动员太娇惯的同时,更要彻底纠正错误的金牌政绩观,尽快修正体育和运动员发展的机制模式。否则,类似的闹剧或悲剧将会继续上演,难以终止。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