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这个基本问题的答案将为整整一代商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为什么一家公司——像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会在一个大陆惨遭滑铁卢的同时却能在另一个大陆一路突飞猛进?
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悖论。过去的30年中,曾一度叱咤西方汽车市场的通用汽车公司如今雄风不再;然而在中国,通用花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汽车生产领域的领头羊。
答案对北美和亚洲两个大陆的购车者们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业已成为通用汽车最大的市场。2010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一举超过了美国,今后几年这一销售额上的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中国市场目前的利润贡献率仍然相对较低,但中国客户对车型的偏好已经被带到了美国市场。有些首次推出的别克(Buick)车型和雪佛兰(Chevys)紧凑车型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业界认为中国已经在蓄电池和电动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通用汽车中国何时才能成为通用汽车全球的主力?
没有人比迈克•邓恩更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了。他在新书《美国车,中国路:通用汽车的中国故事》(American Wheels, Chinese Roads: The story of General Motors in China)中给出了答案。邓恩已经在亚洲生活多年,目前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Dunne & Co.公司,主要为汽车公司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之前,他一直在上海打理美国权威汽车调研咨询机构J.D. Power and Associates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邓恩是知名汽车谍照摄影师吉姆•邓恩的儿子。他在底特律长大,目前居住在印尼雅加达郊外。
邓恩生性好奇而且敢于冒险,是天生的记者,同时也是娴熟的写手。亚洲的经历使他深谙当地、尤其是中国的人情世故。
邓恩记载过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文中用大量笔墨详尽描述了通用汽车总裁们在第一次与国有企业上海汽车工业集团(SAIC)商谈建立合资工厂协议时所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确定会议时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然而与中国人签合同更难,而且老是反复无常。总部需要明确的答复,但中方就是不给,这着实让人头疼不已。尽管大家诚意十足,且已就所有合同条款达成协议,但签约的时间总是中方说了算。而且,中方对此讳莫如深。”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杰克•史密斯已经登上了底特律飞往北京的飞机,但中方还未确定举行签约仪式的地点。邓恩继续写道:“外国公司驻中国的总裁一般都被委以经济重任。然而在现实当中,他们需要负责的远不止这些——他们还需应付那些令人寝食难安、坐卧不宁的突发事件。然而,职务说明中对此却只字未提。每当首席执行官问及会议是否已经确定时,驻华高管们无不血压飙升、心如刀绞。
那为什么通用汽车在美国失利却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来到中国,通用汽车必须重新创业。由于在中国市场没有发展历史和可供借鉴的经验,通用公司进入中国后不得不做到事事灵活处理、处处见机行事。和中国人打交道必须具备这两种素质。这种策略在总部那边是行不通的,因为总部的监管更加严格,一切都得按章程办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