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基坑险情!
高建筑密度惹祸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紫金大街一在建工地(海珠区江南西商住小区四期)发生局部坍塌事故。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基坑出现局部塌方的原因在于工地西南角围墙外埋深约1米、管径约200毫米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并非由于施工问题。
记者想探讨的是,现在老城区的建筑密度非常高,仅仅是200毫米宽的水管爆裂就能引起旁边的工地基坑塌方,这是否意味着过于高密度的城市规划思路需要重新检讨呢?老城区盖楼见缝插针,不仅居民生活质量受影响,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敏感和脆弱,小小意外事件就可能会酿出大事。根据相关资料,我国目前就城市建筑物的楼间距尚无统一的标准,对城市建筑之间距离的规定主要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建设部的部门文件中有一些表述,但并无具体要求。
从广州城建史上看,建筑物的间距规定经历过一番变化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为0.5H(H为建筑高度);1998年广州出台对楼间距管理,城区为0.7H,郊区1H。当时,建设部的标准尚未出台,这也就导致了后来广州对楼间距的标准比其他城市低。最新的规范是2009年出台的《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草案修改稿)》,城区楼间距标准从0.7H提高到1H。尽管如此,广州和很多北方城市相比,其建筑间距还是显得较小,不如北方城市建筑那么疏朗大气。
近来不断出现的建筑物拔高案例,在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建筑物楼体拔高、楼体间距加大、抽疏,会使公共空间增多、居住舒适度增强,也带来整个城市环境的提升。不过,上述情况大多出现在城市边缘或新兴发展区,而市中心却变化不大。市区内过于密集的城市规划思路,是否也可以做些相应改变呢?(龙蕾)
金沙洲总价新地王
售价大猜想:
超过2万元/m2没有疑问
不建超高层绿地很丰富
近日,市规划局网站发布了去年由深业南方拿下的金沙洲B3702A-06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后公示。根据该公示,地块总用地面积为94519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264637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5.1%。根据规划,该地块上不会出现超过40层的超高层,而是由4栋9层、7栋25层、13栋26层以及几栋1~2层的商业项目组成。其中,靠近彩滨北路的江边地带只有4栋9层建筑,后排大量25层楼宇也可欣赏到江景。从整体规划看,地块上楼宇附近的绿地面积比较广阔,中心区更有大片公共绿地,届时中心区的两座25层住宅的抢手程度未必会逊于江景单位。另外在公建配套方面,还将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托儿所、物业管理、肉菜市场、垃圾收集站等设施。
该地块是于去年11月初第三次推出市场的,吸引了包括保利、万科、城建、中海等巨头在内的7家开发商参与竞争,最终由来自深圳的深业南方地产以总价22.1亿元取得,折合楼面地价8350元/m2,创造了金沙洲总价新“地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