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21日,深圳龙岗区政府附近,一个约达百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项目正在拉开架势。这里已经拆除了商业建筑,挖出了两个大坑。项目包含了一个相当于半个鸟巢体育场大的龙岗万科广场,是万科的首个城市综合体。
一个月前,在深圳盐田大梅沙海边的万科中心,数十家媒体和数百位商户,见证了深圳万科的三个商业产品的发布。它包括了城市综合体品牌“万科广场”,社区商业品牌“万科红”,及写字楼品牌“万科大厦”。
熟悉万科历史的人都知道,万科之所以成为千亿级规模的地产龙头,皆归功于其十几年来的“减法”战略——1993年,万科是一个业务遍及13个产业的多元化公司,但后来逐一削减,甚至将年收入十几亿元的万佳超市卖给华润,最终变成专注单一住宅产业的行业龙头。现在,进军商业地产的举动,是否意味着万科要重新开始做“加法”?
在楼市宏观调控持续升温之时,很多地产商都做出了选择。龙湖、恒大等住宅开发商从2010年开始陆续高调宣布向商业地产开发转型——商业地产幸运地避开了限购令,成为异地人群可以不受限制购买的物业,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商业地产对住宅的替代作用,让更多的资金涌入这片热土。
但对万科来说,这仍然是个艰难的决定。作为2004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万科销售额从2004年的91亿,到2010年的1000多亿,6年时间里规模翻了12倍。2011年上半年,其销售额更是达到惊人的656亿元。在历次宏观调控中,当房地产市场缓慢进入调整期时,王石总能带领高速奔跑的万科将对手抛得更远。似乎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说服万科董事长王石,去放弃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
虽然尚未有切肤之痛,但可以看到的是,住宅专业化之路的空间已经越来越逼仄。在深圳,万科2010年实现了100亿的销售额,占据了深圳销售市场15%的份额。然而,它已然触碰到了城市化的天花板。2010年深圳纯商品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在全年出让居住用地总量中的占比仅为33%,2011年至今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甚至为零。
不管王石、郁亮们感不感兴趣,假如置身一个高度城市化后逐渐萎缩的住宅市场里,他们没有其他选择。
“为做好住宅 而做商业”
“很多人以为万科做商业地产是在凑热闹。其实在深圳这样一个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城市,我们是在迎合城市综合体大量出现的趋势。”万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万科逐渐被视为商业地产的新玩家时,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本人更愿意将其原因归结为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万科做商业地产,是为了进一步做好住宅而做商业,并不是为商业而商业。”他多次在媒体见面会上这样强调。
摆在郁亮面前的问题是,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城市化的步伐开始放缓。而在普通住宅领域,政府、地产商、购房者的博弈,让万科与其他地产商一起陷入一锅正在缓慢添柴的温水。
以万科的大本营深圳为例,2005年以来,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每年都急剧下滑。在保障房建设加大力度的2011年,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上半年甚至为零,越来越多旧城改造及综合体项目的出现,迫使深圳万科不得不杀入商业地产领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