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统计获悉,截至7月底,13家上市银行公司公布了募资计划,规模超过了4100亿元。而8月1日起,工商银行 、中信银行 、光大银行的股权融资将突破500亿元。
这三家银行的融资方式皆为H股配股。据高盛客户确切消息称,工商银行拟配售H股融资约4.86亿美元(约为31亿元)。中信银行前日透露,该行H股配股可配股份数量为24.8亿,将募资82.25亿元。此外,光大银行也被传预计融资规模在400亿元。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显著下滑,而银监会的新规定则进一步导致银行面临缺钱困境,只能通过频繁的再融资来补充资本金。银监会今年4月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当前部分银行已经触及监管红线。例如,截至到一季度,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10.73%,核心资本充足率8%,截至今年3月末,招行资本充足率为10.9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66%。
业内人士表示,当资本充足率降低时,银行只能通过配股、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多种方式融资。在上半年,银行大多以发行次级债进行融资,其中工、农、中、建、交分别发行380亿元、500亿元、320亿元、800亿元、200亿元次级债。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定向增发融资118亿元和202.09亿元,民生银行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和H股共290亿元。而7月底银行则大量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A、H股配股成为银行融资的主要手段。截至7月底,有13家上市银行公布了将近4100亿元的募资计划,这一数据高于去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