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调控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房价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松动,不但7月份上海新房的成交均价继续上涨2.6%,而且今年7月和1月同时有10套以上成交的60多个楼盘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楼盘的成交价格出现了上涨。
半年上海楼市量缩价涨
据德佑地产市场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上海新房(指不包括动迁配套房在内的商品住宅,下同)成交面积为77万平方米,环比6月下跌2.5%,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涨79.1%;均价2.21万元,环比6月上涨2.6%,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4.2%。
2011年的楼市调控政策已出台六个月成交并未反弹,可见此次调控政策对成交的抑制尤其明显,几乎可以说是近几年数轮调控中最成功的一次。
由于受到天气炎热和开发商为冲半年业绩集中在6月底以前集中推盘营销等原因的影响,7月迎来传统的淡季,上海新房供应量锐减。据统计,2011年7月,全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86万平方米,环比6月下跌14.0%,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涨68.6%。
中高端市场成交上扬
在7月的成交中,宝山区的楼盘交易相对活跃,其中排名前十的项目中,有4个位于宝山区,基本上都是总价在200万以内的中低价位楼盘。
这也是跟7月宝山供应量较大有关,且7月份供应中有72%的供应房源报价在25000元以下,七成多的供应是针对中低端市场上刚性需求的。
但与此同时,7月份中高端市场的表现也很活跃。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11年7月份,中端楼盘(单价3-5万元)成交面积达到了9.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0.2%;高端楼盘(单价5万元以上)成交面积则达到了4.0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3.2%。这也是导致7月全市新房成交均价继续上扬的主要原因。
房企资金链暂不存在问题
从7月成交均价继续上扬,且并未出现大面积降价促销的情况,可以看出开发商还没有被调控逼到资金出现严重问题的境地。
而恰恰相反的是,在今年上半年销售金额的排行榜上,排名前15位的开发企业,除绿城之外,销售业绩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销售业绩翻倍的更是达到4家之多。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认为,一方面销售资金的回笼,另一方面拿地建设支出的减缓,使得开发商一直被关注的资金链问题,在这些大中型开发商这里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这也是市场上没有出现大面积降价的原因之一。
不过,从上半年部分标杆企业的销售结构来看,大型开发企业近八成的回款支撑是来自于二线城市。随着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成为政策关注的下一批目标,限购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后,对于开发商的打击将是沉重的。“届时,在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双双走低的销售压力下,开发商会加大新房供应,或将通过降价以求以价换量。”薛建雄表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