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糖SR1109、 SR1201自进入夏季以来表现强劲,期现市场表现出良好的互动。在夏季用糖高峰来临、国储糖库存剩余量较少和进口糖本榨季配额已消耗殆尽三大因素的作用下,郑糖屡屡突破压制线,走出了一波漂亮的上涨行情。对于后期的行情,笔者建议,应关注以下三大热点:即国际原糖走势、国内三季度销糖情况和蔗料的生长情况。
国际原糖今年来走出了一波类似于“N”形走势,年初时上涨触及历史高位30美分附近,随即泰国产量大增突破1000万吨和印度增加出口的利空消息给国际糖市产生了巨大压力,糖价跌至22美分,而近期国际原糖又涨至30美分附近。近期国际糖价上涨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北半球的新糖生产基本结束,而南半球最大的产糖国巴西本榨季的产量却出现意外下滑。由于天气原因,巴西今年的单产量和糖分下降,预计产糖量将不足3800万吨,市场对巴西本年度的产量产生忧虑情绪。如果巴西产量大幅下滑,国际糖市将仍然延续三年低库存导致的供需紧张的局面。因此,资金涌入国际糖市推高了糖价。另一方面,前期中东地区斋月的采购需求也是潜在的利好消息。在这两大因素的支持下,国际原糖价格近期易涨难跌。但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榨季国际原糖供应形势可能发生反转、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国际原糖的远景不太乐观。因此,国际糖价很难出现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预计下半年将在24美分~28美分区间运行。
国内糖生产业已结束,目前市场关注的是消费量。通过统计下游企业的相关产品产量,可以大致推算出工业用糖的增减情况。今年1~6月份含糖食品产量增减的前三甲分别是糖果、糕点和果汁饮料,而随着夏季用糖高峰的来临,冷饮,碳酸饮料、果汁的产量出现明显上涨,厂商购买积极性加大。截至6月底,四大产区的销糖率分别为广东81.4%、广西73.2%、云南64%、海南58%。根据往年的经验,“七八九”三个月往往是年度销糖的第二个小高峰,厂商通常会为夏季、中秋、国庆用糖做好采购准备。目前我国的工业库存大致在270万吨,三季度消费量通常在350万吨至380万吨,供需缺口高达80万吨以上。而国储糖经历六次抛储后尚剩余30万吨,三季度进口的120万吨原糖加工后,第一批投放市场最快要到8月底,因此短期来看,“糖高宗”现象难以消退,糖价易涨难跌。
从蔗料的生长情况来看,广西是我国的第一产糖大省,其种植面积和单产率对我国糖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木薯、桑蚕和香蕉与蔗料争地现象较为严重,这三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蔗料要高得多,因此即使提高甘蔗收购价,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难以大幅提高。广西今年的种植面积为1600万亩,但受霜冻和品种退化的影响,其单产预计出现下降,可能仅达到4吨/亩,产糖量也会受到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后期天气情况,把握好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基本面都出现利好消息的影响下,近期国内糖市将维持高位运行,由于出现上涨过快的情况,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下调,但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上方7500成为压力位,如突破的话,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多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