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今年上半年竟然没有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这在过去几年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一位业内人士向网易汽车表示。
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时,我们发现,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军企业”奇瑞今年上半年销量近30万辆,只比去年同期微增8%。考虑到奇瑞1-6月份累计出口3.8万辆,同比增长154.3%的出口销量,奇瑞今年国内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奇瑞发展似乎“静止”了。
或许,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今年上海车展上的一番话可以做出注解:“今年是奇瑞的战略转型年,销量规模远不如研发能力和技术能力重要。多个十万台、少个二十万台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哪怕跌出前十,也要战略转型。再不转变,企业发展将会耽误战机。”
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打出去。一场战略转型的大幕在奇瑞徐徐拉开。


遇挫
事实上,早在2008年,奇瑞就提出过战略转型。一方面,积极发布新的品牌。瑞麒、威麟两大高端品牌,吹响了进军中高端汽车市场的号角;开瑞,试图打造微车的另一个“蓝海”。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网络渠道。奇瑞、麒麟和开瑞三大网络布局全面开花,各自独立。
在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奇瑞还在积极布局着两大战略高地: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
一时之间,奇瑞的产品线再度膨胀、奇瑞的网络布局加速扩张、三大全新品牌的推出使奇瑞的营销成本迅速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奇瑞在这次战略转型中,产品数量攀升至25款以上——仅QQ系列,就有QQ3、QQ6、QQ me等多款车型,再加上M1、G5、风云1、风云2、旗云1、旗云2 、瑞虎、东方之子等等。这还没有算上开瑞系列的产品。
而表现呢?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奇瑞完成销售的68.2万辆中,每款车型的平均销量约仅为3.4万辆左右,其中QQ独占16万辆之巨,此外除了旗云 2、旗云3、瑞虎、风云2以及A3(含两厢和三厢)这几款车型的销量保持在3万辆的水平之上,其他十几款车型中有些年销量仅数百辆。
奇瑞寄予厚望的中高端战略呢?由于没有一款真正“中高端”的产品。即使在冲量的M1等很难担负中高端形象的车型努力下,麒麟系列产品的销量始终徘徊在几万台。麒麟事业部最终被整合进入奇瑞汽车,也是该战略运作一般的一个注解。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奇瑞2008年启动的这次转型仍然是一场扩张型变革,与之前并没有本质区别,仍然侧重于扩大规模,“抢地盘”。
“奇瑞做高端品牌本身这一战略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时机出了问题。奇瑞的步子迈得太大、太快,这种情况(指取消威麟事业部)也就在预料之中了。”知名汽车评论员钟师表示。
这或许是尹同跃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说下面这句话的原因:“坦率地说,2008年起的那次转型没有成功,关键是我本人没有转变思想。过去,我们还是追求虚的东西,如规模、发展速度、行业排名等。”
反思
在高端战略遇挫之后,奇瑞内部开始反思。
在2010年实现了68.2万辆的产销规模后,奇瑞2011年的目标并非外界所预想的100万辆,而是80万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