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提要:房价即使下降五折,银行依然能够承受得住压力,这份“不被裹挟”的乐观源自何处呢?
近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关于“房价下跌五折银行能够承受得住”的言论,引发了业界对于银行与房地产纠结的关注。
他说:“最坏的情况就是房价下跌50%,30%,这种情况,我们的不良贷款都可以承受,银行业不存在着被房地产裹挟这一说。”
刘明康对于银行“不受裹挟”的自信是基于今年二季度进行的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看来银监会方面对银行的承受能力还是比较乐观的。那么银行究竟能不能承受得住房地产下跌带来的影响呢?业界说法各异。
一些专业人士试图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来证明银行在房价下跌面前难以承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朱家祥教授就曾在公开讲座中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模型粗糙,而其本人并不相信房价下跌30%,商业银行还能正常运行的说法。其实,精确的数据分析模型并不能说明银行的“难以承受之重”,银监会乐观预测背后自有其重要的“护身符”。
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顾教授谈到,房地产贷款并不占据银行贷款的大头,即使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对银行也产生不了致命的影响。相比之下,地方债务风险对银行冲击强度要远远大于房价下跌带来的冲击。
其次,银行和政府微妙关系的存在,让政府绝对不会对银行面临的压力视而不见。我国银行从性质上说大部分都是“国家的银行”,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金融货币政策,并为国家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二者具有天生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银行一旦面临危机,势必关乎国家安危,相信政府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在这场炙手可热的“银行能否承受之重”的话题讨论下,所有的假设在政府这道“护身符”的保护下都变成了可以“承受之轻”。
此外,在银行与房地产的这场博弈战中,银行之所以敢如此不畏惧“房地产的裹挟”,与民意的支持和政府的力挺不可分割。近年来房价持续飙升,让民众对于抑制房价的呼声日益强烈,如果房价下跌,受益最大的人群就是需要购房的公众。现在无论出于安抚民意角度考虑,还是紧缩货币的角度考虑,政府都要下大力气去抑制房价。至于银行和房地产在这场“房价下跌战”中如何激烈交锋,都不会影响公众对于低房价的企盼和政府对于稳定房市所持的坚决态度。正是这份坚决,给了银行不惧“房价下跌”的勇气。
所以,房地产与银行之间的交锋,其实不太关乎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的模型粗糙与否,真正起作用的以上深层原因。有了这些深层原因,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也能承受得住。
(文/贾杜晶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