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投资者一个普遍的感受是,银行的类理财产品发行增加迅猛,发行规模达到8.5万亿元,而基金和券商的理财产品加起来才2000亿元。这让去年以来饱受佣金大战困扰的券商经纪业务和相关基金公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突围方向锁定在以投顾和产品销售为代表的领域。但从与银行和第三方理财机构方面获得的信息中,突围的一个关键点其实在于对产品本身的认识。
在此次研讨会上,即将出炉的创业板ETF也给了券商和投资者更多启示。如果简单地理解ETF就是被动型复制指数并进行操作,那么这个认识可能还有待与时俱进。据了解,鉴于目前市场打破了只能做多的传统模式,随着国内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的展开,不少指数产品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表明,目前ETF新的市场运用手段已经被部分机构以及偏专业投资者较好地实践。而即将诞生的创业板ETF或许会有更多技术上的尝试与斩获。
首先,作为创业板ETF,其既是指数基金,又与创业板相关,这正好避免了创业板单一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大这一弱点,意味着看好创业板的投资者有了更为丰富的配置,并可穿插持有。
其次,目前市场上将ETF作为短期性的交易工具,譬如做申购赎回、间接T+0或者价差交易,甚至市场对冲。创业板ETF指数相关度低且波动性大,这与其他ETF指数相关度高形成差异化,有利于更好地用做组合分散投资。当前,中国的ETF经过数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逐步成熟,交易模式也日益多元化,机构与成熟投资者已经学会将几种套利模式综合起来,再加上股指期货或者根据指数日内的强弱穿插,将几种ETF作为组合模式综合运用,获取价差收益。目前这种交易市场已经产生,并将会被市场逐步认识和需要。
另外,券商在ETF领域或将有更多作为。由于券商可以做融资融券业务,如果伴随着ETF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意味着ETF也可做空,这将使机构充分发挥ETF产品的多样化特点,并可做套利交易。这也将是券商经纪业务今后的一个着力点。
据了解,ETF的投资运用,确实需要一些硬件条件,比如批量股票下单、套利软件、一级交易商的资格、能对ETF客户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育的研究人员等。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组织下,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务实地交流讨论,中国的指数投资有望进入“对冲策略”时代。
今年上半年以来,投资者一个普遍的感受是,银行的类理财产品发行增加迅猛,发行规模达到8.5万亿元,而基金和券商的理财产品加起来才2000亿元。
在此次研讨会上,即将出炉的创业板ETF也给了券商和投资者更多启示。
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表明,目前ETF新的市场运用手段已经被部分机构以及偏专业投资者较好地实践。
首先,作为创业板ETF,其既是指数基金,又与创业板相关,这正好避免了创业板单一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大这一弱点,意味着看好创业板的投资者有了更为丰富的配置,并可穿插持有。
其次,目前市场上将ETF作为短期性的交易工具,譬如做申购赎回、间接T+0或者价差交易,甚至市场对冲。
另外,券商在ETF领域或将有更多作为。
据了解,ETF的投资运用,确实需要一些硬件条件,比如批量股票下单、套利软件、一级交易商的资格、能对ETF客户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育的研究人员等。
当然,风险总与创新同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