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10点开始的反弹并未顺利延续,近期股市陷入整理阶段,本周一甚至出现了一波大幅杀跌走势。急跌后,部分前期较为乐观的公私募基金重新定位,通胀或将前高后不低的观点被强调,而政策面稳定物价、坚持地产调控的表态也刺激基金重置对后市的偏谨慎预期。目前,大部分公私募基金表示大消费仍是较好选择。
基金预期悄然转向通胀与调控政策的走向,仍是左右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公私募基金较为一致地认为,即使CPI在6、7月见顶,未来也仍将保持高位。而关于调控政策的判断,已经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微妙变化。
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总监袁建军指出,通胀或将前高后不低。其背后逻辑是,造成此轮通胀的因素具有长期性,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输入型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和超发货币等因素。提高劳动力价格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的手段,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而输入型产品价格上涨和超发货币的因素,恐怕也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持有此观点的还有上海汇利资产何震。其指出,由于此轮通胀受劳动力价格上涨、资源要素价格上涨等长期因素影响,所以即使CPI出现拐点后也仍然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市场前期的反弹行情是依托在对下半年通胀回落、政策逐渐放松的基础上,而近期高层强调了下半年经济工作仍以控制通胀为主;同时,汇丰发布的PMI预测值表明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阶段,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复杂,判断近期将持续区间震荡。”中欧基金如是表示。
国泰基金也指出,6月CPI虽然达到6.4%的高点,但现在还不能过早断定6月就是通胀的年内高点;此外,房价也未达到政府调控的目标,所以很难说会放松紧缩政策。
公私募谨慎:只调研不加仓尽管上市公司披露的机构调研情况存在相对滞后性等缺陷,但仍不失为一个引导投资的“风向标”。据上海财汇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沪深两市共有175家A股公司披露了半年报,其中深市125家。《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通过仔细翻阅这些公司半年报发现:上半年公私募基金联手对1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沪市公司均未披露调研情况),占深市已披露年报公司数的8%,调研范围与去年同期相比缩减八成。
尤为注意的是,虽同是调研,公私募基金态度多偏谨慎,“只调研不加仓”成为调研机构采取的一致行动。在行情波动较大的7月,被调研公司股价走势两极分化,调研机构不但没有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高收益,也未能在股价下跌中遭遇浮亏风险。
“上半年股市整荡调整,板块轮动明显,且风格逆转,这令不少公私募基金难以适应,并且市场信心处于下滑趋势,这极大程度上消减了实地调研的热情和动力。”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解释道,“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绝大多数上半年业绩亏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基金操作静态化。若市场持续盘整,机构实地调研后不加仓将成为常态。”
然而,谨慎的心态有利有弊,有得必有失。在最近表现活跃,逆势飘红的个股中,我们可窥见一斑,公私募联合实地调研却没有受益,主要原因是没有加仓。
数据显示,涨幅较大的“调研股”还有日海通讯、酒鬼酒,7月以来累计上涨21.44%、9.25%。日海通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华商动态阿尔法、华安创新、华安策略优选、华宝兴业新兴产业、交银施罗德中国股票等基金均为参与实地调研;受益酒鬼酒股价上涨的私募基金包括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北京盈动安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公募基金包括华泰柏瑞盛世中国、易方达价值成长、天弘精选混合、宝盈策略增长、金鹰中小盘精选等,这些公私募基金同样均不在实地调研该公司的队伍中。
回复该发言
公私募后市预期谨慎 关注三大板块
2 回复:公私募后市预期谨慎 关注三大板块
全都留给曾经2011-08-07 05:04:57 发表
另一方面,莱茵置业7月以来累计下跌10.27%,是公私募联合调研但股价表现最差的股票。该股得到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徐俊、崔娟、洪俊骅调研,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权益组合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辛欢,盈融达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杨毅,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投资部副总监胡爱军,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张笑天等实地调研。但这些机构均未加仓,也未出现在该股“前十大”中,成功实现了避险。
私募基金抱团次新股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逐步进行,各路主力资金在二季度的布局轮廓在投资者的眼中开始逐渐清晰起来,而次新股则成为私募基金出手的主要对象。虽然两市已公布2011年中报的179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表明公募基金、QFII、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减持,但在此期间遭遇清盘风波的私募基金却逆势而上积极布局。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昨日共有53只阳光私募基金出现在38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录中,持股总量约9143万股,其中拓邦股份、同洲电子等13家公司吸引了两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入驻。而在今年一季度末,私募基金仅持有这38家公司中的12家,持股总量不到1656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在二季度明显加强了对次新股的买入,在私募基金持有的38只个股中有16只是2010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而这16只次新股无一例外的在二季度获得了私募基金的增持,其中尚荣医疗等7只次新股成为私募资金新建仓的对象。在13家获得两只以上私募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中,次新股就占了10家。据统计,私募基金在二季度买入的次新股总量达到2263万股,较一季度的431万股增长4.25倍。
数据还显示,私募基金在择股上呈现出明显的“同门扎堆”的倾向,如展博投资旗下三只产品“展博1期”、“展博2期”、“展博3期”在二季度分别买入金城医药22.22万股、12万股、15.13万股,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本1.98%。孙建冬管理的“鸿道1期”、“鸿道3期”也同时进入中原内配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40.75万股;唐人神也遭云南信托旗下4只云信成长系列产品集体买入,总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本的8%。
公私募关注三大板块 对“大消费”热情不减尽管在二季度A股市场暴跌过程中私募重仓股同样跌幅惨重,但在6月20日大盘出现反弹后,私募重仓股却超越市场整体走势的。但在通胀持续高位、政策走向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大消费等板块仍然是公私募基金首选的避风港。
据调查,消费、医药和金融板块将是下半年私募基金重点关注的对象,调查报告认为消费和医药一直是私募重点配置的长线品种,自去年年底开始陷入调整,到如今已经经历了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风险基本释放充分,作为长线战略配置品种,继续获得私募青睐也就顺理成章。而金融、保障房地产的估值偏低,在行情不明朗情况下,私募基金会将其作为防御品种适度配置。
相关数据显示,6月20日以来38只私募重仓股的股价整体上涨13.86%,不仅远超同期沪指2.5%的涨幅,同时也优于深指5.93%的表现,特别是朗源股份的区间累积涨幅达到60.06%,在个股涨幅榜上排名第七,银信科技、珠海港等22只私募重仓股的涨幅超过10%。而涨幅靠前的私募重仓股大多分布于医药、农业、电子信息等行业。
“在通胀拐点明确和政策信号确认前,在行业方面配置上,目前依然关注那些业绩稳定而且估值较低的消费类行业,如白酒、景点旅游、医药、零售、渔业等。”沪上一合资公司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回复该发言
私募基金抱团次新股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逐步进行,各路主力资金在二季度的布局轮廓在投资者的眼中开始逐渐清晰起来,而次新股则成为私募基金出手的主要对象。虽然两市已公布2011年中报的179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表明公募基金、QFII、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减持,但在此期间遭遇清盘风波的私募基金却逆势而上积极布局。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昨日共有53只阳光私募基金出现在38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录中,持股总量约9143万股,其中拓邦股份、同洲电子等13家公司吸引了两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入驻。而在今年一季度末,私募基金仅持有这38家公司中的12家,持股总量不到1656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在二季度明显加强了对次新股的买入,在私募基金持有的38只个股中有16只是2010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而这16只次新股无一例外的在二季度获得了私募基金的增持,其中尚荣医疗等7只次新股成为私募资金新建仓的对象。在13家获得两只以上私募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中,次新股就占了10家。据统计,私募基金在二季度买入的次新股总量达到2263万股,较一季度的431万股增长4.25倍。
数据还显示,私募基金在择股上呈现出明显的“同门扎堆”的倾向,如展博投资旗下三只产品“展博1期”、“展博2期”、“展博3期”在二季度分别买入金城医药22.22万股、12万股、15.13万股,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本1.98%。孙建冬管理的“鸿道1期”、“鸿道3期”也同时进入中原内配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40.75万股;唐人神也遭云南信托旗下4只云信成长系列产品集体买入,总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本的8%。
公私募关注三大板块 对“大消费”热情不减尽管在二季度A股市场暴跌过程中私募重仓股同样跌幅惨重,但在6月20日大盘出现反弹后,私募重仓股却超越市场整体走势的。但在通胀持续高位、政策走向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大消费等板块仍然是公私募基金首选的避风港。
据调查,消费、医药和金融板块将是下半年私募基金重点关注的对象,调查报告认为消费和医药一直是私募重点配置的长线品种,自去年年底开始陷入调整,到如今已经经历了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风险基本释放充分,作为长线战略配置品种,继续获得私募青睐也就顺理成章。而金融、保障房地产的估值偏低,在行情不明朗情况下,私募基金会将其作为防御品种适度配置。
相关数据显示,6月20日以来38只私募重仓股的股价整体上涨13.86%,不仅远超同期沪指2.5%的涨幅,同时也优于深指5.93%的表现,特别是朗源股份的区间累积涨幅达到60.06%,在个股涨幅榜上排名第七,银信科技、珠海港等22只私募重仓股的涨幅超过10%。而涨幅靠前的私募重仓股大多分布于医药、农业、电子信息等行业。
“在通胀拐点明确和政策信号确认前,在行业方面配置上,目前依然关注那些业绩稳定而且估值较低的消费类行业,如白酒、景点旅游、医药、零售、渔业等。”沪上一合资公司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公私募后市预期谨慎 关注三大板块
全都留给曾经2011-08-07 05:04:57 发表
国泰基金也指出,经济增速在减缓,制约着A股市场估值提升,在此阶段值得参与就是包括医药、食品饮料等在内的消费品,以及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TMT行业。
“高通胀环境下,定价能力强是维持企业繁荣和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定价能力强的行业和公司中包括下游消费品中的龙头公司,以及中游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公司。”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总监直言。
上海泽熙投资徐翔认为,即使CPI出现回落,仍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因此目前主要投资农林牧渔这类抗通胀品种。
此外,保障房、水利、军工等板块也受到关注。上海紫石投资执行董事张超指出,目前国内调控政策正面临两难的境地,对于下阶段走势仍应保持谨慎态度,到三季度后半段也许能看得更清楚一点,目前看好的板块是军工、节能环保。
回复该发言
“高通胀环境下,定价能力强是维持企业繁荣和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定价能力强的行业和公司中包括下游消费品中的龙头公司,以及中游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公司。”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总监直言。
上海泽熙投资徐翔认为,即使CPI出现回落,仍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因此目前主要投资农林牧渔这类抗通胀品种。
此外,保障房、水利、军工等板块也受到关注。上海紫石投资执行董事张超指出,目前国内调控政策正面临两难的境地,对于下阶段走势仍应保持谨慎态度,到三季度后半段也许能看得更清楚一点,目前看好的板块是军工、节能环保。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