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8月4日讯(记者魏如松 王红卫 通讯员张泽彪 实习生陈蔚 林伍平)为期三天的政协委员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视察活动今天进入第二天,第一分团在海口视察期间,该市坚持“拆违不拆民心”的理念,给视察团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海口违建有四类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海口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共发现违法违章建筑2875宗。
按照建设行为,海口违建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农村宅基地上个人住房新建、改建、扩建的违建,此类违建占75%以上;二是企业、公司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厂房或经营场所,此类违建约占11%;三是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非法出让土地或与外来投资者共同建设的小产权房,此类违建占10%;四是住宅小区不按规划建设或乱搭乱建,此类违建占3%。
海口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07年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435宗140多万平方米。
据介绍,从今年开始,该市打违的控制区域从以前的97平方公里,扩增至630多平方公里。目前,全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共发现违建1440宗,建筑面积近58万平方米,其中秀英区最多,有433宗14万多平方米。
人性化推进
视察中,政协委员们认为,违法违章建筑必须依法拆除。但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人民财产的损失,在实施拆违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理服人,依法拆违,不能搞野蛮拆迁。
“针对拆违初期违建业主抵触情绪比较强烈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人性化拆违、拆违不拆民心的整治理念。”海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迈仍村段的违法建筑,是琼山区规模最大的违法建筑群。该村近年来在美舍河、椰海大道、中山南路等建设项目中,先后多次被征用土地。
“为保障村民生计,琼山区采取系列措施,帮助村民解决就住、就读、就业、低保、医疗等方面的困难。提供就业岗位598个,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推行‘村’改‘居’,帮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让被拆违建村民有了生活保障和今后发展生产的路子。”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堵疏结合
据了解,海口市提出了“零新建、减存量”的打违工作目标,下一步拆违重点将集中在违法占用耕地、以盈利为目的的小产权房、严重影响规划等几类违法建筑。
视察中,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如何分类管理,在拆违工作中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海口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拆违,对新建道路两侧的土地予以控制,投入资金及早征收道路两侧的集体土地为国有储备地。在旧城改造中,要提前介入登记所改造村庄房屋建筑情况,明确对新建、加建的一律不予补偿。同时提高宅基地补偿标准,不能以宅基地要有建筑物才能补偿作为旧城改造的补偿方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