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区的商业用地成交主要集中在琶洲总部经济用地带。信息时报记者 罗莎琳 摄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监测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推出住宅用地13宗,共计约106万平方米;成交宅地8宗,共计约54.2万平方米,住宅用地未出现“地王”潮,仅荔湾旧高尔夫球场地块溢价成交,其余七宗土地均以底价成交,占全部成交宅地的87.5%。
据了解,广州成交了13宗商业用地,共计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郊区,尤其是开发区,共计成交6宗。而在市区,主要成交集中在琶洲总部经济用地带。从月份来看,受中新知识城大面积推地利好影响,广州商业用地成交在4月出现高峰,当月共成交4幅商业用地,共计成交面积逾18万平方米。受到琶洲4幅总部经济用地成交带动,海珠区上半年成交5宗商业用地。
据悉,市场的注意力一度被5月中旬一举推出的17幅“勾地”地块和6月举行的一场土地推介会所挑动;但截止目前,在土地推介会中被12个开发商代表率先勾中的广州重要功能区靓地,仅珠江新城B2-11商业用地正式拍卖,其余用地均未出正式的土地公告。盛会过后,地市再度陷入不温不火之势。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认为,上半年卖地多为底价成交原因之一是2月份的调控导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出现观望情绪,另一个原因是从去年开始持续的收紧货币政策,加上严控房地产开发贷的发放,导致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缺,资金不足也导致了成交价格不高。此外,迫于前几年地王的压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对土地招拍挂进行了一定改造,目前已经不是简单价高者得,不少地方采取了限最高价、竞配套等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王”的出现,同时稳定了土地价格。
邓浩志认为,今年土地市场有以下四个特征:推地减少,成交萎缩,地王罕见,价格走低,6月份开始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成交少源于推地少,而推地少是因为保障房用地计划没有落实。迫于中央要求天量保障性住房年内要开工的要求,地方政府推地小心谨慎,以防商业用地‘占用’了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指标。”
业界观点
下半年难现住宅地王
土地方面,今年广州政府十区计划出让居民用地337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四区的地块为126万平方米,占37.4%。而上半年实际成交出让面积为54.23万平方米,仅占总量的16.09%,且基本集中在外围区域,因此预计下半年土地市场将会放量出让,中心区地块和重点功能区地块将备受市场关注,包括广氮地块、金沙洲地块、大学城地块、广州南站地块等。
从上半年出让情况来看,公开出让的8总住宅用地中,虽无流拍情况出现,但多以底价成交。下半年虽优质住宅用地增多,但由于目前调控政策从紧,且发展商银行贷款趋难,再加上未来住宅市场走向不明朗,为保证资金链,发展商拿地将更趋谨慎,虽不排除部分热点地块会出现多个发展商争拍情况,但住宅地王恐难以再现。
信息时报记者张金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