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议之地
退还侨房竟然“有条件”
据文昌市龟山福利会(以下简称福利会)的杨会长介绍,文昌市杨氏龟山祖祠位于文城镇东风街10号(原为沿江街129号),是1933年由6位杨氏华侨捐资550光洋买地建成的,其用地面积为320.7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1.23平方米,该房子建成后,主要作为杨氏海外乡亲联谊住宿和杨氏子孙在文城读书住宿之用。由于历史的原因,该祖祠从1966年至1998年划给文城镇政府所用。1998年,文昌市政府下达了“文府[1998]110号文”,该文认为,同意文城镇政府将该祖祠房屋退还给龟山福利会,“房屋的使用权和产权的退还事项按双方所签协议执行”。
杨会长说,按照相关政策,文城镇政府理应无条件退房,可是“文城镇政府却提出了退房条件:让福利会捐助15万元买轿车”。
2011年8月4日,南海网记者也见到了这份由镇政府和福利会签订的《协议书》,该协议签订于1998年8月10日,协议认为:福利会“于本月11日先将捐助购买轿车款人民币13万元”付给镇政府,余下的2万元于1999年2月6日前付清”;镇政府自收到福利会交付的13万元后,同时退还祖祠并负责办理土地使用证交给福利会;福利会如不按期交完所剩的2万元,镇政府“有权将祖祠后边延伸的27平方米的土地”割给其使用。双方负责人还在该协议书上签了字。

福利会在此地搞了一部电梯
土地使用证10年三次更改
据杨会长介绍,“协议”签订以后,1998年10月19日,文昌市国土局给福利会发放了第一张《国有土地使用证》,该证上标明的面积是301.09平方米。然而,2001年6月12日,该市国土局又重新给福利会发放了一张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而该证上标明的面积竟然是274.66平方米,比之前少了27平方米。对此,福利会感觉“不对劲了,为什么少了那么多平方米啊”?
于是,2008年12月18日,经福利会提出申请,市国土局又发放了(2008)第W0101930号《国有土地使用证》,这张证恢复了第一张《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面积:301.09平方米。
领到这张《国有土地使用证》后,福利会凭该证向建设部门申请并取得《施工许可证》,并于2009年底在该地上开工建设新的杨氏龟山大厦,大厦于2010年3月竣工,同年8月,大厦加建了一部电梯。
然而,2011年3月31日,文昌市国土局却发出了一份公告,公告认为,“经报市政府批准同意注销土地登记,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八条规定,决定注销第W0101930号《国有土地使用证》,该证书不再具备法律效力”。
土地使用权争议源于协议书
8月4日,南海网记者来到文昌市文城镇东风街10号的杨氏龟山大厦,在该大厦的后面还有一块空地,据说这是跟“镇政府有争议的27平方米的土地”。因为当时持有W0101930号《国有土地使用证》,所以,福利会也在这块空地上加建了一部电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