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7月份货币和信贷数据,7月M2同比增长14.7%,低于我们的预期的15.4%和市场预期的15.5%,较6月15.9%下降1.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4926亿元,基本符合我们预期的49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560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比6月份16.9%有所回落。
评论:
M2增速显著放缓,货币条件维持从紧态势。继6月小幅回升后,7月M2同比增速再次下降;环比看来,7月M2季调后环比增长0.3%,较6月的1.3%也显著下降。我们分析7月M2增速显著下降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银行同业拆放增加较多,超额准备金增加,同时,7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回落,显示银行受信贷额度管理富余资金较多,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充裕,但是社会流动性反而因此进一步紧缩;
2)央行7月18日以邮件形式通告,暂停受理境内企业直接从境外银行融入人民币业务,使得流入境内的人民币较6月显著下降;而境内企业从海外融资正是6月M2增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3)非金融企业存款和住户存款均减少较多,而财政存款增加4592亿元,这可能反映7月纳税旺季的影响,存款从私人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构成了实质性的紧缩;
4)银行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在6月监管加强和年中审查的影响下纷纷回表,但7月出现反弹,导致银行部分表内业务重新转至表外,使得存款增长下降。总体来说,M2增速放缓反映了货币政策紧缩的结果。
新增贷款符合预期,贷款同比增长仍显示放缓趋势。7月人民币贷款增速16.6%,较6月的16.9%继续放缓,也延续了3月以来贷款增速放缓的趋势。环比看来,贷款余额的季调后环比增长1.2%,较6月的1.1%略微增加。新增贷款4926亿元,与我们预期的4900亿元基本持平;低于去年同期的5300亿元,与按照过去5年各月信贷投放占全年比例和今年新增贷款总额7.5万亿的预期所推算出的7月新增贷款额4900亿元持平。
短期内货币政策维持偏紧态势,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7月货币和信贷增速放缓,符合我们此前关于货币政策维持偏紧的判断。近期的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监管部门年中工作会议传递出的信号表明: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明显放松;如果通胀压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有比较明显的缓解,同期的货币政策或采取“定向宽松”方式,即对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房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宏观调控的收紧力度将减弱,节奏适度放缓。但是除非经济出现大幅的滑坡或者CPI环比明显下降,货币政策不会显著放松。我们对于未来宏观政策的总体判断是:年内仍将有一次加息,但时点可能从原来预期的8月份推后;央行主要的货币调控手段将转为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节奏将显著放缓;全年的M2增长速度将被控制在15%左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