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孩子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母亲喜极而泣。(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杨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虽然家庭贫穷,但杨越一家人却过得很开心。(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为了能给孩子凑足学费,父母拿出家里的积蓄。(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网易教育讯 “状元无钱读北大”。连日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出的这条微博,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截至8月7日下午,短短两天半内,这条微博已被转发5700多次,评论2300多条。
在众多网友纷纷转发“状元无钱读北大”微博的同时,另一个声音也越来越大:难道现在政府和学校没有相关资助政策吗?一时间,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寒门学子考上北大
8月5日下午,一位名叫“万国盛世”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状元无钱读北大”。微博称:“重庆渝中区状元考上北大,但6000元的学费和1200元的住宿费,成了横亘在杨越赴京求学路上的‘天堑’。一家人东拼西凑也仅仅筹到3470多元。政府为什么没有相关资助政策呢?”微博还配发了一张杨越与母亲一起抹泪的照片。这条微博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这条微博来源于8月5日《重庆晚报》的一篇报道:《考上北大,能上北大吗?》。报道称,今年高考(微博),重庆渝中区理科状元杨越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然而,距北大新生入学缴费截止日期(8月15日)只剩下10天,面对共计72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杨越一家千方百计,只筹到了3470多元。
这条微博是否真实?记者调查了解到,微博上配发的那张杨越与母亲一起抹泪的照片,其实是刊登于《重庆晚报》的一张照片。照片下写着,在看到孩子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杨越的母亲喜极而泣。
杨越告诉记者,他的家在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因为家境贫寒,杨越从小穿的衣服都是邻家哥哥剩下的,他打的篮球也是父亲捡来的“掉皮篮球”。高中3年,杨越在重庆求精中学宏志班住读。杨越说:“学校减免了我全部学杂费。为了省钱,我每学期只有放假才回家一次,因为一趟往返车费200元,足够我或父母一个月的生活开支。同样为了省钱,父亲没来看过我,母亲也只来过学校两次。”
学校回应——
不存在“无钱而读不起北大”的情况
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处长王维民。他告诉记者,学校已经通过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了解到杨越的家庭情况,学校一定会帮助杨越顺利走进北大学习。
“不管是北大还是其他高校,都建立了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北京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杨爱民介绍说,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等渠道。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