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在美国,今天和过去都有“离谱”的高利贷机构,尤其有一种叫“领薪日贷款”(payday loans)公司,更是引发了社会和政客的谩骂。
“领薪日贷款”大致是这样:张三的工资可能月底才发,可是,有时因为意外开支或买大件,到月中就青黄不接了,怎么办呢?一种可能是找亲戚朋友借;第二种做法是去银行借,但如果张三的收入或信用记录不好的话,正规金融不会搭理;第三条道路是抢银行或偷盗;第四种办法就是找“领薪日贷款”公司,借钱后,到月底领薪即还。
据统计,美国“领薪日贷款”期限一般在10—15天,贷款金额普遍是300美元,但收费50美元。这种收费折算成年利率,相当于400%以上的年利率,当然是高利贷。
据美国“社会责任放贷研究中心”的统计,美国每年“领薪日贷款”总额在400亿美元左右,为4000多万美国人提供服务,占美国总人口的15%。
“领薪日贷款”是最经典的高利贷,而且是过去从欧洲到非洲、到亚洲,各社会都痛恨、谩骂的“黑心商人”行为。即使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要求禁止“领薪日贷款”、打倒黑心商人的呼声仍是主流。这个现象本身值得思考:既然有15%以上美国人不得不有时依赖“领薪日贷款”,这种商业对社会显然有贡献,但社会中多数人又同时支持禁止“领薪日贷款”。难道也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为了从根本上评估高利贷的社会价值,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Adair Morse教授在她200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领薪日贷款的放贷者:是英雄还是恶棍?》中,专门收集了加利福尼亚州各社区的个人借贷、收入、偷盗、抢劫、急病以及房屋贷款法院拍卖等详细数据,把有“领薪日贷款”店和没有这类高利贷金融服务的社区进行对比,希望系统性地回答“领薪日贷款”到底对社会更有益还是更有害。她研究的样本期间是1996年-2002年,共7年。
Morse教授发现:在一个加州社区受自然灾害冲击后,其房屋按揭贷款的破产率会上升72%,但是如果社区内有“领薪日贷款”等高利贷服务,住房按揭贷款破产率会少增一半,只比平时增加36%左右,每千户人家要少1.22户人家申请住房贷款破产;另外,一般社区的偷盗率会上升13%,差不多每百户人家多有一户被偷,可是,如果该社区有“领薪日贷款”金融服务,那么,偷盗发生率要少增30%,每千户人家中要少3户被偷盗!再者,虽然自然灾害会增加社区的发病率、死亡率、吸毒酗酒率,但有“领薪日贷款”服务的社区,这些比率的增幅都更小。高利贷提升了社区应对风险、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为什么像“领薪日贷款”看起来这么“吃人”的高利贷会有这种社会价值?其实,这涉及到金融产品的主要功能之一,即借贷交易帮助家庭、个人平摊短期开支或收入冲击所带来的压力,将短期大额开支摊平到未来更长时间中,减少短期困难对家庭、个人生活的冲击,让他们尽可能继续正常生活。所以,对于有“领薪日贷款”服务的社区而言,即使发生地震或其他灾害,虽然“领薪日贷款”利息很高,但他们能利用这种短期借贷渡过难关,不必去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破产,更不必去偷盗或抢银行。
抑制金融供给,不等于解决了金融问题,因为社会需求还在。禁止民间金融,会断绝一些中低收入阶层的出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