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上海爆出了一则经济纠纷。一家地产公司通过委托贷款拿到另一家企业的贷款资金1.5亿元,年息为12%,之后借款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偿还贷款,辩护律师则以高利转贷为由不承认之前企业间的借款协议。
委托贷款在资本市场并不少见,很多公司手中握有大把资金,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向外借钱,以获得不菲的贷款利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违约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虽然目前一些公司的委托贷款只是延期,但谁敢肯定上述的纠纷不会再次发生?
上半年委托贷款井喷
所谓委托贷款,就是指一方向另一方贷款,委托第三方如商业银行进行管理。
根据央行统计,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加4497亿元。在此背景下,委托贷款成为很多企业新的融资途径。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增加了3829亿元,增幅接近120%。在委托贷款的大潮中,上市公司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Wind统计,截至8月3日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含有“委托贷款”字样的公告共98则,超过40家公司对外或对关联公司提供了委托贷款,多家公司对外委托贷款都不止一次,如香溢融通先后6次对控股子公司或对外提供委托贷款,杭氧股份3次对控股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
部分公司贷款利率超过20%
纵观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企业,一类是控股子公司,一类就是受到政策调控的房地产开发商或者制造业企业。
其中颇为典型的是腾达建设,腾达建设今年7月6日同时对两家控股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一家是宜春市腾达宜工置业,对其提供人民币2亿元贷款,期限2年,年利率不低于12%,本次委托贷款将主要用于宜春经济开发区项目的开发;另一家公司是云南腾达运通置业,同样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期限2年,额度是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年利率不低于12%,同样是用于支付土地竞买所需款项及后期项目开发。
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对外提供委托贷款时,贷款利率都普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根据《红周刊》统计,其中有多笔委托贷款的利率甚至超过了20%。1月7日,香溢融通发布公告将自有资金5000万元贷款给东方巨龙,期限为一年,年利率21.6%;武汉健民2月16日公告称,向中青旅集团武汉汉口饭店发放1.5亿元委托贷款,期限一年,年利率20%;香溢融通6月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租赁公司将自有资金5500万元委托中行贷款给南通麦之香,期限一年,年利率21.6%,为当时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31%的3.42倍。
高收益之后有隐患
高利率的委托贷款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
香溢融通是最热衷于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根据公司2010年合并报表显示,香溢融通20.5亿的资产总额中,超过10亿由典当款和委托贷款等资产贡献。2010年香溢融通的利润总额为1.45亿,其中超过3亿元的新增委托贷款贡献了高达6994万利息收益,占利润总额的48%。
武汉健民2011年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619.63万元,同比增长20.43%,每股收益0.24元。其中营业总收入7.42亿元,同比减少8.29%,营业利润率下滑近6%,但公司对外委托贷款取得1304.41万元的收益,占公司净利润的36%,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但高收益也有高风险,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发布贷款延期公告。7月11日,莱茵置业表示,去年7月14日向子公司杭州莱德公司提供的1亿元委托贷款即将到期,公司同意委托贷款期限在原基础上延长半年至2012年1月14日,贷款年利率由9.18%调整为12%;香溢融通也有多笔委托贷款被迫延期。
回复该发言
上市公司热衷委托贷款 高收益背后藏隐忧
2 回复:上市公司热衷委托贷款 高收益背后藏隐忧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