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业务余额为6051.91亿元。当暂停房地产信托已成为金融版“狼来了”的故事时,我们发现房地产信托融资之高成历年之最。一些资深的信托人士表示,高成本融资无疑是房企“饮鸩止渴”,堪称“走一步算一步,不融资就是死。”
信托融资成本巨大,显而易见,银行融资比较困难才把房企“逼上华山”。
首先,政策面尚值得期待,这是“饮鸩止渴”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具备“政策松绑”这种解药。虽然空气中满是“山雨欲来”的味道,但谁都知道楼市调控的目标从来不是整死房企,而是稳定楼市。当调控政策一招紧过一招,紧到极限肯定物极必反。其次房企手中握有资源,硬挺还是降价,乃至于降到什么位置再度反弹,它选择以什么方式维系生存发展之路的余地很大。就算从“悲壮”层面而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融资成本迟早将体现在房价中,悲催的永远是购房者。
除信托之外,房企还拥有一些“准灰色”的融资手段。比如近几个月的昆明“团购价”频现,以远低于市场价和收取全款两大特征,解决购房者“房价难”和房企“资金难”两个问题,听起来蛮“双赢”的。当然,这种民间融资手段游走于违规边缘,潜在的风险谁也说不清,反正有“饮鸩止渴”的房企,也有“飞蛾扑火”的购房者,为买房这个越来越难圆的梦奔波疲劳,看到任何机会都敢于冒险。
我们但愿楼市“限”时代之下,房企的各种权宜之策真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购房者来承担被转嫁的房企资金链断裂的代价。当然,比资金链断裂更可怕的是共识的断裂,当我们认为房价是“天花板”的时候,房企认为房价是“地板”,那么什么融资手段也终将是杯水车薪,拯救不了“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房企。
刚需购房时机已到 下单需要多方比较
时间进入8月,二手房市场也延续了7月的低迷,而一手房市场受到新盘低价入市的影响成交有所放大,热点集中在北仑区,市四区的商品住宅成交也不乐观。而信贷方面由于上半年放贷额度超指标,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为4.18万亿元,而全年新增贷款总量应该在7-7.3万亿,因此造成了市场上部分商业银行由于放贷额度有限而提高购房者贷款门槛甚至是停贷的现象。
首先,我们说说购房时机的问题,目前宁波的初次置业基本都能享受首付3成、基准利率的按揭条件,而且由于他们是初次置业,自然对贷款的依赖程度还是比较大的,倘若下半年真的因为信贷收紧,首付比例及利率双双提高的话,会对他们的购房梦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没有人能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另外买来的房子是自住不是投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已经是购房者入市的时机了。
其次,我们说说选择产品的问题。既然买房是自住,那么第一考虑的就是地段,看周边的配套是否齐全,最好自己生活和工作都方便的地段,这样可以大大地节省生活成本,在地段方面二手房有很大优势;二是看户型,多数刚需购房都是为了结婚,户型是否方正、通透,房间布局是否合理,功能分配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等都是很重要的指标。(来源:云南信息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