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内、外两个因素对木门市场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木门企业普遍存在“三低”现象:
内部低成本运作
木门生产方式,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属19世纪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力的低下,生产者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的现有模式,加大对现代生产线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投入。可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往往是一个生产企业花大量资金投入的生产线和研发的新产品,不到数月就被“市场偷猎者”加以模仿,并以过低的售价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流。在这里我们不排除与他们有相同背景的木门企业通过模仿来达到同质化,这样就大大地加重了原投资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下,木门市场还有人愿意扩大再投入吗?答案肯定的,没有。
低技术带来的缺点之一,就是产品同质化,由于技术含量过低,新产品入市后很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有些生产者在模仿的过程中加以改进,推出比原有的新产品更具吸引力的“翻新产品”。
“木门”低成本生产现象由来已久,从“木门”开始进入市场时就已决定。原因有二,第一点,随着装饰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木门生产作为一个专业化行业应运而生。但是因其本身所固有的技术含量低的缺点,造成了大量的小企业萌芽,这有点象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现象,它们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运作”。第二点,由于国家加大了“进户门”生产的监管力度,出台了诸多管理制度与约束措施,造成“进户门”产品盈利水平下降,进而致使许多原防盗门生产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转行,进入门槛要求更低的木门行业。
管理上的低技术指标
一般一个小型木门生产企业,只需要十几或几十个工人,经过一周的培训就可以掌握技术,成为熟练工。而一樘正规生产的木门,其生产工序从来料检验到成品入库也不过十几道。技术简单,工艺简单,投入简单,甚至有些厂没有生产图纸也在生产,这样的生产条件,让任何人都可以投资,并在短期内取得回报。
还有一个低技术带来的缺点,那就是产品同质化太高,由于技术含量过低,新产品入市后很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有些生产者在模仿的过程中加以改进,推出比原有的新产品更具吸引力的“翻新产品”。
人才队伍素质低
国内老字号门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步入成熟阶段,管理规范,人才济济,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大约70%的门业生产者不仅在资金和技术上过于吝啬,而且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颇显小家子气。从生产工人到管理人员“重”劳动力成本控制,“轻”在岗培训提高,在生产工人中具有从业上岗证的寥寥无几,最具讽刺性的是,一些辅助工种,如电工、机修工等在国家的强制规范下反而具有上岗操作证,生产一线的其它技术工种却没有上岗操作证,这可能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管理人员中也是参差不齐,许多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因为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生产关系或其它一些原因相继流失。更重要的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到这类企业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报酬和个人职业发展得不到充分体现。所以长期进行着人才的“低进高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