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5日电 台湾《旺报》15日刊出社论说,美国作为全球支柱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全球经济体系可能往多元体系方向发展。台湾具有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独特优势,也是大陆排名第2、3的境外投资者,台湾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不但可以流出大陆,也可以回流大陆,形成良性循环,两岸厂商可以避免美元币值变动风险,对两岸经济互利双赢。
文章摘编如下:
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供应者及最主要投资市场,美国长期位处全球金融体系核心,美国债信评等遭到调降,固有争论,但其历史性的指标意义却无法逆转,这项改变将带来多大的系统性冲击殊难预料,不过,美国作为全球支柱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已是不争事实。全球经济体系可能往多元体系方向发展,经济分裂的风险亦将提高。
中国已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跻身全球各大经济组织要角,更强化其世界经济重要战略地位。最近欧美国家不断请求大陆协助解决国债危机,显示大陆金融在国际舞台的实力。
美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经济失衡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两岸金融加紧合作,才能抓紧金融版图重新洗牌的机遇,向欧美宰制的不合理金融市场现象说“NO”,进一步获取更大利益。欧美强权犯了大错,其主导的百年游戏规则饱受质疑,提供新兴市场国家自定游戏规则更大的空间。由此前瞻,两岸如何携手创造空间,刻不容缓。
机会中存在挑战,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要发挥应有的国家影响力,首要是人民币必须国际化。多位两岸出席人士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陆因应全球金融环境剧烈变化必须优先推动的政策,但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与交易自由化进程缓慢,大陆应该加快脚步。
人民币披着神秘面纱,市场很难判断其真正价值,因而存有疑虑。台湾永丰银行董事长邱正雄就点出:2000年国际清算银行曾请各央行提供人民币交易数量,当时市场预测,人民币每日交易量顶多3亿美元,普查结果竟高达270亿,“人对不知道的事特别害怕”,见微知著,可知市场对人民币的疑虑。货币国际化当然不是一蹴可及,人民币由亚洲区域化起步迈向国际化,需要有序引导。不过,推动过程中,审慎周延的政策规划固然重要,开放的思维与决断力却是首要。
这些年香港作为人民币自由化滩头堡,发挥的助力已然显现,受惠于唯一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香港目前约有5000多亿人民币存款,各种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项目不断推陈出新。台湾是大陆逆差主要来源,若能加入人民币离岸中心行列,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另一引擎。事实上,台湾具有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独特优势,台湾对大陆贸易大量出超,年逾800亿美元,也是大陆排名第2、3的境外投资者,台湾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不但可以流出大陆,也可以回流大陆,形成良性循环,两岸厂商可以避免美元币值变动风险,对两岸经济互利双赢。
人民币国际化,更需要境外结算机制完成,两岸协商货币清算协议年余,迄未达成共识。邱正雄认为,随两岸贸易增加,只要大陆进口商都愿意用人民币,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一定会加速成型;民间对人民币需求快速提高,清算协议的签署已不容延宕。
大陆“十二五”计划订有金融改革专章。温家宝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对台专章中,也提出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政策。而马当局已定位台湾要成为“亚太资产管理与投资中心”,国际大环境更为两岸金融合作发展提供强烈诱因,两岸金融确实存有非常大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空间,希望两岸加紧脚步,早日实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