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许洋,办了一份刊物叫《SOHO小报》,这份企业办的内刊不提老板语录、企业训条,没有企业员工表忠心的文章,却啸聚了一批文化人,聊思想、聊政治、聊经济、聊文化,那一份堪称豪华的作者名单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有一天,《SOHO小报》死了。
然后他办了一份杂志叫《信睿》。人们都说《信睿》是《SOHO小报》转世。《信睿》仍然拥有豪华的作者名单,仍然拥有不凡的影响力。
许洋说自己是中老年人了,他喜欢文字带着安静优雅的味道,他希望把这个风格做到极致。
对话
■本报记者 周村 北京报道
从《SOHO小报》到《信睿》,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味道,就是上面的文字都带着一种比较安静优雅的味道,我们希望把这个风格做到极致。
中国房地产报:为何给杂志取名叫《信睿》?
许洋:当初来到中信时,很多《SOHO小报》的作者希望保留小报这个名字,而且原来的《SOHO小报》也有两万多读者,如果用新的名字让读者熟悉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当时打算叫“信小报”。但中信当时注册了一个现成的杂志名称叫“信睿”,我们在讨论时也觉得很符合这本杂志的气质,因此就改叫《信睿》了。
中国房地产报:希望《信睿》以后走怎样的道路?
许洋: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杂志市场不太正常的一点是,大量的杂志不是办给读者看的,是办给广告商看的。一般在杂志圈强调两个东西,一个是品相,比如用高克数的铜版纸,用外国人像做封面,似乎这代表着高档。在品相上做到极端的是时尚类杂志,只是物质内容的陈列。还有一类杂志偏重做内容,比如新闻文化类,靠读者和发行量带动广告,这是向杂志本质的回归。
《信睿》是做内容的。做内容的杂志,我认为目前周刊是比较好操作的,主要是对当下事件做深度解读,在节奏上比较容易把握。因为门户网站上每天都有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周刊可以沉淀下来做一个深度解读或整合。而面对现在这么快的生活节奏,事件档期都很短,用月刊来追踪事件就很难。
从《信睿》的操作来讲,月刊不需要很强的时效性,我们很少与现实有太直接的关系。它更多提供观点和一种格调(资料、论坛)。人除了每天吞吐大量信息外,有时还需要思考一下更深入更久远的东西。
在一个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的时候,我更倾向慢,倾向安静。对于今天潮流来说也许这是一种反动,但从《SOHO小报》到《信睿》,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味道,就是上面的文字都带着一种比较安静优雅的味道,我们希望把这个风格做到极致。
任何一个东西不管它有没有市场,重要的是能做到极致,就会被人需要。比如这次温州动车事故,我有一个感受,就是每天一上网就看到一边倒的情绪宣泄,但是,这个事件的背后究竟反映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长远看会带来哪些后果?国内外各方观点是什么样的?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时代,我想一些冷静理性的东西并不应该缺失。我基本上是在沿着这个思路走,我们在与作者及读者都有一些交流,大家基本上都比较认可这样一种风格。
中国房地产报:您在办杂志时喜欢安静优雅的文字,希望把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这和您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吗?您觉得您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许洋:可能和我个人有点关系,我属于中老年人,不太容易激动了。
我感觉人不能总和现实贴的太近。而阅读是一个比较好的远离现实的方法,特别是读一些与当下不是特别有关的内容,纯粹是为了享受阅读而去读一些东西,你就会觉得与现实产生了距离感,这种距离感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安静下来,让你的视野长远一些,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一些。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像你深陷其中时感觉那么不得了。网络让人都变得急于表达,这倾向于让事情变得浅薄和简单。
回复该发言
对话许洋:不要被我“误导”
2 回复:对话许洋:不要被我“误导”
whyme7772011-08-16 21:11:15 发表
我相信世界上事情的复杂性,你会发现那些急于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可笑的。
在《SOHO小报》时,潘总就说我是个不落地的人。其实,我在公司一线做过很多工作,比如招商物业管理,每天有无休止的各种谈判。但我把那些工作统统当作一个舞台,那个舞台上的我不是真实的我。而真实的我在舞台外面,比如下班了,和朋友一起,不再谈论工作上的事情,我会觉得是回到了自己本质状态。
其实在SOHO中国时,我还是有一种压力。因为我花着公司的钱,却说了一大堆与公司无关的事。但今天回过头看,就会发觉这是一个最好的做法。
中国房地产报:但您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不错,至少业内给您的评价都是好的。
许洋:我觉得这是一种偶然,需要机缘巧合,恰好被我碰上了。如果是在另一个时期遇到另一个公司或另一个老板,可能就不会有这些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大家都认为您操作的《SOHO小报》也是成功的。
许洋: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就认为,广告是没人看的,当时很多企业内刊的操作路数是刊登老板讲话和照片,或者夸自己的楼盘如何好,企业如何好。我和潘总当时有一个共识,既然自己打广告没人看,那就不要登这些东西。内刊也要有可读性,按照正规媒体的操作方式来操作小报。即使是讲SOHO中国公司的事情,我也是用第三方的眼光或者说是用新闻媒体的眼光去呈现。
其实在SOHO中国时,我还是有一种压力。因为我花着公司的钱,却说了一大堆与公司无关的事。但今天回过头看,就会发觉这是一个最好的做法。《SOHO小报》给SOHO中国的品牌在无形中赋予了很高的品质。我认识的媒体圈或朋友圈都对《SOHO小报》抱有尊敬,认为SOHO中国的追求和视野与其他开发商不同。虽然一本杂志一句SOHO中国没提,但是赋予了SOHO中国很多品质和层次,这用多少广告也很难换来。
我觉得可能《SOHO小报》也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因为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企业做内刊都是聘请了一批文化人或文艺青年,他们对房地产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他们的套路把刊物做得很文化很温情,离开这个行业过远。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操作企业内刊的过来人,对还在办企业内刊的人,有哪些建议?
许洋:我觉得可能《SOHO小报》也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因为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企业做内刊都是聘请了一批文化人或文艺青年,他们对房地产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他们的套路把刊物做得很文化很温情,离开这个行业过远。这也成为一个误区,可能是《SOHO小报》带给大家的误导。
因为房地产行业刚刚起步时确实是个比较粗糙的行业,需要用文化来包装一下。但一个企业内刊不应该仅仅从文化这个唯一的角度出发,它也应该反映出企业的思虑、政策环境、经商环境以及行业的感受等等。
其实,企业内刊对主编或操作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主编不能很好了解企业高层的想法,那这本刊物就只能游离在企业之外,发表些无关痛痒的感慨。只有内刊主编深入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才能更好反映企业目标和追求。
一本杂志,主编色彩是很浓郁的。主编个人的风格会通过杂志很明显的体现出来。我认为杂志不应该去迎合读者,而应该引领读者。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企业内刊应该给主编一个平台,让主编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出来,不要都模仿《SOHO小报》。
中国房地产报:那你觉得在做企业内刊之前,在商圈游弋的经历带给了你哪些好处呢?
许洋: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商圈这个舞台上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传媒圈的,有文化圈、艺术圈的和学者。这种结交不是因为我顶着一个大公司的头衔,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能有共同语言,在一个层面考虑问题。
回复该发言
在《SOHO小报》时,潘总就说我是个不落地的人。其实,我在公司一线做过很多工作,比如招商物业管理,每天有无休止的各种谈判。但我把那些工作统统当作一个舞台,那个舞台上的我不是真实的我。而真实的我在舞台外面,比如下班了,和朋友一起,不再谈论工作上的事情,我会觉得是回到了自己本质状态。
其实在SOHO中国时,我还是有一种压力。因为我花着公司的钱,却说了一大堆与公司无关的事。但今天回过头看,就会发觉这是一个最好的做法。
中国房地产报:但您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不错,至少业内给您的评价都是好的。
许洋:我觉得这是一种偶然,需要机缘巧合,恰好被我碰上了。如果是在另一个时期遇到另一个公司或另一个老板,可能就不会有这些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大家都认为您操作的《SOHO小报》也是成功的。
许洋: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就认为,广告是没人看的,当时很多企业内刊的操作路数是刊登老板讲话和照片,或者夸自己的楼盘如何好,企业如何好。我和潘总当时有一个共识,既然自己打广告没人看,那就不要登这些东西。内刊也要有可读性,按照正规媒体的操作方式来操作小报。即使是讲SOHO中国公司的事情,我也是用第三方的眼光或者说是用新闻媒体的眼光去呈现。
其实在SOHO中国时,我还是有一种压力。因为我花着公司的钱,却说了一大堆与公司无关的事。但今天回过头看,就会发觉这是一个最好的做法。《SOHO小报》给SOHO中国的品牌在无形中赋予了很高的品质。我认识的媒体圈或朋友圈都对《SOHO小报》抱有尊敬,认为SOHO中国的追求和视野与其他开发商不同。虽然一本杂志一句SOHO中国没提,但是赋予了SOHO中国很多品质和层次,这用多少广告也很难换来。
我觉得可能《SOHO小报》也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因为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企业做内刊都是聘请了一批文化人或文艺青年,他们对房地产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他们的套路把刊物做得很文化很温情,离开这个行业过远。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操作企业内刊的过来人,对还在办企业内刊的人,有哪些建议?
许洋:我觉得可能《SOHO小报》也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因为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企业做内刊都是聘请了一批文化人或文艺青年,他们对房地产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只是按照他们的套路把刊物做得很文化很温情,离开这个行业过远。这也成为一个误区,可能是《SOHO小报》带给大家的误导。
因为房地产行业刚刚起步时确实是个比较粗糙的行业,需要用文化来包装一下。但一个企业内刊不应该仅仅从文化这个唯一的角度出发,它也应该反映出企业的思虑、政策环境、经商环境以及行业的感受等等。
其实,企业内刊对主编或操作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主编不能很好了解企业高层的想法,那这本刊物就只能游离在企业之外,发表些无关痛痒的感慨。只有内刊主编深入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才能更好反映企业目标和追求。
一本杂志,主编色彩是很浓郁的。主编个人的风格会通过杂志很明显的体现出来。我认为杂志不应该去迎合读者,而应该引领读者。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企业内刊应该给主编一个平台,让主编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出来,不要都模仿《SOHO小报》。
中国房地产报:那你觉得在做企业内刊之前,在商圈游弋的经历带给了你哪些好处呢?
许洋: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商圈这个舞台上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传媒圈的,有文化圈、艺术圈的和学者。这种结交不是因为我顶着一个大公司的头衔,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能有共同语言,在一个层面考虑问题。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对话许洋:不要被我“误导”
whyme7772011-08-16 21:11:15 发表
中国房地产报:您是怎么把很多文化界的名人吸引到这样一份刊物上的呢?
许洋:做好一个平台,大家就会认可这个东西。一些国际知名大品牌也想表现自己有文化品位,也要求时尚杂志做这种风格的东西,但呈现出来的风格往往生硬。因为在很物质化的刊物里面,在很大很精美的图片中间夹上一段貌似优雅的文字显得不伦不类。他们稿费可能给得很高,不过我觉得真是冲着稿费去的也不会是我们的作者。《SOHO小报》形成了一个平台,一个气场,一到这儿大家就能找到共同的感觉,
中国房地产报:做《信睿》与做《SOHO小报》有何不同?
许洋:做《SOHO小报》时还是有点玩票的感觉,做好做坏不会有人来干涉,大家都会拿业余的标准来衡量这本刊物,而且过去《SOHO小报》是免费送的,现在做《信睿》有人掏钱买单了,有点压力了,所以不太一样。而且《信睿》需要有一些稍微大众一点的栏目,不能太小圈子。
还要有好心态,不要总想引起人们注意。做刊物要有定位,要划出一个区位来做想做的事情。作为投资方肯定希望杂志越做大越好,但如果只是追求发行量的话就无法坚持自己。总体来讲,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我可以做些妥协,但底线一定坚守住。在一个资本社会,做到这点很难。我感到还是比较幸运的,在当今这个环境,其实很多人都有实力做文化刊物,但有些人可能没有碰到好的时机好的投资人让他去尝试。
有很多事发生时觉得是天大的事,才过去半年就甚至连当事人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中国房地产报: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许洋:没有计划,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支配自己的时间,但做传媒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会被很多你不想关心的东西缠绕。
我到传媒行业后,发现这个行业存在一种特别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我也可以理解,就是他们认为纸媒消亡速度会很快,这是行业外的人所无法感受的压力。
假如纸质读物明天真的消失了,到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现在我们是探讨不出来的。现在有很多人都先知先觉地在做新媒体,但我觉得大家都还是在想象未来,但未来很可能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无人知道。可能三五年以后,传媒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形势的变化,未来传媒业是否就彻底碎片化了?我也看不懂。所以我不愿意去想特别远的事情。
现在的世界噪音很多,很亢奋,这是传媒发达的标志。有很多事发生时觉得是天大的事,才过去半年就甚至连当事人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信息淹没得这么厉害,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人们现在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比如可以边听音乐边看文章边发微博,但做事情都不过脑子,就像那本《浅薄》畅销书里描述的那样。这种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可能每个人都无法抵制,但我还是坚守一些看似过时的东西,比如《信睿》很大胆的一个做法是,继续保留长文章,所有的文章都在3000字以上,甚至五六千1万字文章的都有。因为你读一篇长文章时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一边发着微博评论,一边看这样的长文章。这是一种对当下的挑战。
最近有一种观点,说默多克传媒帝国倒塌后,媒体会出现一批新锐的玩家,而这批新锐的媒体玩家恰恰是要走向复古和保守。可能反思是人的一种本能,凡是走到极端就会引起人们反思。
如果我们现在退回十年前,回到二十一世纪初,我相信我每年的发行量会稳步上升。但是现在我有点看不清未来会是什么样。
中国房地产报:听起来,您对这种文化刊物的未来并不乐观?
回复该发言
许洋:做好一个平台,大家就会认可这个东西。一些国际知名大品牌也想表现自己有文化品位,也要求时尚杂志做这种风格的东西,但呈现出来的风格往往生硬。因为在很物质化的刊物里面,在很大很精美的图片中间夹上一段貌似优雅的文字显得不伦不类。他们稿费可能给得很高,不过我觉得真是冲着稿费去的也不会是我们的作者。《SOHO小报》形成了一个平台,一个气场,一到这儿大家就能找到共同的感觉,
中国房地产报:做《信睿》与做《SOHO小报》有何不同?
许洋:做《SOHO小报》时还是有点玩票的感觉,做好做坏不会有人来干涉,大家都会拿业余的标准来衡量这本刊物,而且过去《SOHO小报》是免费送的,现在做《信睿》有人掏钱买单了,有点压力了,所以不太一样。而且《信睿》需要有一些稍微大众一点的栏目,不能太小圈子。
还要有好心态,不要总想引起人们注意。做刊物要有定位,要划出一个区位来做想做的事情。作为投资方肯定希望杂志越做大越好,但如果只是追求发行量的话就无法坚持自己。总体来讲,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我可以做些妥协,但底线一定坚守住。在一个资本社会,做到这点很难。我感到还是比较幸运的,在当今这个环境,其实很多人都有实力做文化刊物,但有些人可能没有碰到好的时机好的投资人让他去尝试。
有很多事发生时觉得是天大的事,才过去半年就甚至连当事人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中国房地产报: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许洋:没有计划,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支配自己的时间,但做传媒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会被很多你不想关心的东西缠绕。
我到传媒行业后,发现这个行业存在一种特别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我也可以理解,就是他们认为纸媒消亡速度会很快,这是行业外的人所无法感受的压力。
假如纸质读物明天真的消失了,到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现在我们是探讨不出来的。现在有很多人都先知先觉地在做新媒体,但我觉得大家都还是在想象未来,但未来很可能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无人知道。可能三五年以后,传媒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形势的变化,未来传媒业是否就彻底碎片化了?我也看不懂。所以我不愿意去想特别远的事情。
现在的世界噪音很多,很亢奋,这是传媒发达的标志。有很多事发生时觉得是天大的事,才过去半年就甚至连当事人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信息淹没得这么厉害,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人们现在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比如可以边听音乐边看文章边发微博,但做事情都不过脑子,就像那本《浅薄》畅销书里描述的那样。这种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可能每个人都无法抵制,但我还是坚守一些看似过时的东西,比如《信睿》很大胆的一个做法是,继续保留长文章,所有的文章都在3000字以上,甚至五六千1万字文章的都有。因为你读一篇长文章时你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一边发着微博评论,一边看这样的长文章。这是一种对当下的挑战。
最近有一种观点,说默多克传媒帝国倒塌后,媒体会出现一批新锐的玩家,而这批新锐的媒体玩家恰恰是要走向复古和保守。可能反思是人的一种本能,凡是走到极端就会引起人们反思。
如果我们现在退回十年前,回到二十一世纪初,我相信我每年的发行量会稳步上升。但是现在我有点看不清未来会是什么样。
中国房地产报:听起来,您对这种文化刊物的未来并不乐观?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对话许洋:不要被我“误导”
whyme7772011-08-16 21:11:15 发表
许洋:也没有,我觉得是这样,我的不乐观其实不在于这个刊物。如果我们现在退回10年前,回到21世纪初,我相信我每年的发行量会稳步上升。但是现在我有点看不清未来会是什么样,也许会是iPad版特别火,因为物理层面发行会有很多限制,而如果转为电子版形式的话,就可以随时下载阅读,读者潜力就发掘出来了,所以说我对未来最大的不确定主要是来自这里,如果说纸媒这种形式可以很稳定的话,我相信《信睿》每年还是有很好的增长量。
中国房地产报:办这种文化刊物是您的理想吗?
许洋:我是一个骨子里比较保守的人。时代发展很快,每天都在变,停不下来的变,但在大家都往前跑的时候,遇到点问题和困惑的时候,还是需要安静下来想一想,往哪里走。可能很多现实问题要解决,但只要是个人,就会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需要和思考。
中国房地产报:您是一个轻物质重精神的人?
许洋:也不是吧,我要是轻物质重精神的话我就会继续留在学校当老师了,我也挺重物质的。只不过我觉得对物质的追求是有限度的,在解决了经济问题之后最好还是要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不能说一直到最后还是只想着挣钱挣钱,总有一个止步的时候,但什么时候止步,就要看自己的标准了。可能很多人走不出来,但是我觉得我还是走得出来的。
回复该发言
中国房地产报:办这种文化刊物是您的理想吗?
许洋:我是一个骨子里比较保守的人。时代发展很快,每天都在变,停不下来的变,但在大家都往前跑的时候,遇到点问题和困惑的时候,还是需要安静下来想一想,往哪里走。可能很多现实问题要解决,但只要是个人,就会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需要和思考。
中国房地产报:您是一个轻物质重精神的人?
许洋:也不是吧,我要是轻物质重精神的话我就会继续留在学校当老师了,我也挺重物质的。只不过我觉得对物质的追求是有限度的,在解决了经济问题之后最好还是要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不能说一直到最后还是只想着挣钱挣钱,总有一个止步的时候,但什么时候止步,就要看自己的标准了。可能很多人走不出来,但是我觉得我还是走得出来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