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外和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油价差异现象,颇显吊诡。
一方面,国际油价连续下跌,而中国国内成品油价岿然不动;另一方面,中石化在香港的油站宣布自8月10日凌晨下调汽柴油价格,而中国大陆的成品油价,在8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一句“尚未具备下调条件”声中,“情绪”继续稳定,价格继续“不动如山”。
为什么油价外跌内稳?目前运行的是4月新上调的油价,对应的国际油价水平为120美元/桶。何以累计下跌40美元的国际油价,仍不足以撼动中国大陆成品油价?
如果从2009年5月8日实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条文看,以目前油价变动率,发改委确实可以说,“尚未具备下调条件”;同时,所谓“国际油价”,事实上指的并非北美西德克萨斯州轻质原油期价,而是英国北海布伦特重质原油期价,以及中东地区油价。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和不透明之处,才是造成油价内外和区域差别的根源所在。因此,并非发改委表态有误,而是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油价的吊诡现象。
纽约原油期价非国内油价参考标的
中国国内汽油消费者最感疑惑的是,国际油价连续下跌,但国内成品油价总不见下调,这是为什么?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要一点,是弄清楚“国际油价”的概念。
“国际油价参考较多的是英国北海布伦特、纽约期货交易所(WTI)、中东迪拜、印度辛塔等原油价格,前期暴跌的主要是WTI油价,暴跌的原因是纽交所的库欣交割库库存出现了异常,交割库存量奇高,美国经济前景晦暗不明,原油消费低迷。”大宗商品服务商易贸集团副总裁、首席分析师钟健对网易财经表示。
应当指出,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参考的国际油价,并非指纽交所(WTI)NYMEX轻质低硫原油期价,而是北海布伦特、中东迪拜和印度辛塔三地的重质原油期价。这三地的原油含硫量和各种杂质量较高,与中国国内成品油原料品质接近。同时,中国主要从中东和非洲进口原油,而非从北美进口。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微博)对网易财经表示,“对于原油的下跌,大家只看到WTI已经跌到80美元附近。但是WTI反映的只是美国原油市场的供需情况,更确切点说,反映的是纽约商品交易所主要交割库——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原油的库存情况。并不能反应当前国内进口原油的真实价格。”
张斌说,我国成品油进口并不通过北美市场。“从北美进口的路线太长,运输成本过高,当初在制定国内成品油价参考基准时,并未将WTI纳入参考范畴。”
卓创资讯首席原油分析师刘峰向网易财经指出,“中国成品油参考的是布伦特DTD(混调油)、辛塔、迪拜三地的原油,这种原油在品质上和中国国内的炼油品质比较接近。”
刘峰指出,“所谓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成品油价不跟着下调,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有上述三地原油期价加权平均变动率超过±4%,才能触发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条件。”
在此前提下,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依据是迪拜、布伦特和辛塔三地重质原油期价连续22个工作日的加权均价,并非纽交所WTI原油期价。
虽然近期国际油价跌幅较大,但三地加权均价变化率仍为正值,距离正负4%仍很远。截至8月10日,三地加权均价变化率为1.12%,未达调价条件。
国内油价制度形成张多跌少现象
如果从2009年5月8日实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条款叙述看,以1.12%的变化率,确实没有达成调价条件,问题是,这个变化率是如何计算所得,发改委并未明示。同时,该《试行办法》在制度设计上,很容易造成“涨多跌少”困境。
回复该发言
【经济时评】国内油价为何涨多跌少?
2 回复:【经济时评】国内油价为何涨多跌少?
御宅雪球2011-08-17 02:00:01 发表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009年5月8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提到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是没有明确定义“国际油价”范围,没有指明是哪个市场的油价;其次,“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究竟分别是多少?发改委没有明示。
事实上,所谓国际油价,指的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期价。国内成品油调价条件的依据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连续22个工作日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超过正负4%时,可以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这里产生第三个问题,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期价的加权比重具体是多少,发改委同样没有指明。更为蹊跷的是,由于权重和计算公式不明,各家资讯机构可以查知的每日变化率数值不尽相同,反证了该变化率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不透明。
布伦特原油出产于北海的轻质低硫原油,基准品质被广泛交易,有别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布伦特原油日产量约50万桶,产地为舍得兰群岛的SullomVoe,主要在北欧加工提炼,也有小部分在北国东海岸以及地中海地区加工。
迪拜原油是阿联酋出产的一种原油,是含硫原油的主要定价基准,尤其是用于为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定价;辛塔原油出产于印尼并经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北口油港即“辛塔港”转运的原油品种。
为什么成品油价会涨多跌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正是《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种种不透明,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按照目前的规则,假设原油从80美元涨到83.2美元,涨幅达到4%,国内成品油价可及时上调;但当原油从83.2美元跌回80美元,跌幅却不到4%,油价依然可以维持不变。
调价不考虑内外原油价格不同
成品油定价机制除了上述种种不透明处之外,其没有区分国际进口原油和国内勘探自产原油价格,也是造成中国大陆成品油价格畸形的因素。
8月2日,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披露,今年1至5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2%,首次超越美国(53.5%)。
按照原油进口比例,应该有46.4%的原油产自国内勘探所得。
这部分国产原油的成本,与所谓国际油价高企,显然扯不上关系,这部分原油的成本只与开采和储运费用等因素相关,不会随国际油价变动而变动。既然如此,缘何在成品油调价时,并不考虑这一事实,却将国产原油成本模糊处理,并将之与国际油价等同对待?
网易财经了解到,为打造大型“国家队”与国际跨国油企相抗衡,1998年中国展开了石油行业的资本重组,最终形成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主要成员的国家方阵,同时也铸就了两家石油公司至今的市场垄断地位与谈判力量。
按照当初重组后的市场分工,中石油主要承担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石化承担炼油、成品油批零业务。
以两桶油分工而论,中石油主导国内原油勘探和生产,那么为何在调整成品油价格时,不考虑中石油有超过45%的原油成本与国际原油价格并非一致?
回复该发言
事实上,所谓国际油价,指的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期价。国内成品油调价条件的依据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连续22个工作日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超过正负4%时,可以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这里产生第三个问题,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期价的加权比重具体是多少,发改委同样没有指明。更为蹊跷的是,由于权重和计算公式不明,各家资讯机构可以查知的每日变化率数值不尽相同,反证了该变化率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不透明。
布伦特原油出产于北海的轻质低硫原油,基准品质被广泛交易,有别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布伦特原油日产量约50万桶,产地为舍得兰群岛的SullomVoe,主要在北欧加工提炼,也有小部分在北国东海岸以及地中海地区加工。
迪拜原油是阿联酋出产的一种原油,是含硫原油的主要定价基准,尤其是用于为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定价;辛塔原油出产于印尼并经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北口油港即“辛塔港”转运的原油品种。
为什么成品油价会涨多跌少?造成这一现象的正是《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种种不透明,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按照目前的规则,假设原油从80美元涨到83.2美元,涨幅达到4%,国内成品油价可及时上调;但当原油从83.2美元跌回80美元,跌幅却不到4%,油价依然可以维持不变。
调价不考虑内外原油价格不同
成品油定价机制除了上述种种不透明处之外,其没有区分国际进口原油和国内勘探自产原油价格,也是造成中国大陆成品油价格畸形的因素。
8月2日,工信部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披露,今年1至5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2%,首次超越美国(53.5%)。
按照原油进口比例,应该有46.4%的原油产自国内勘探所得。
这部分国产原油的成本,与所谓国际油价高企,显然扯不上关系,这部分原油的成本只与开采和储运费用等因素相关,不会随国际油价变动而变动。既然如此,缘何在成品油调价时,并不考虑这一事实,却将国产原油成本模糊处理,并将之与国际油价等同对待?
网易财经了解到,为打造大型“国家队”与国际跨国油企相抗衡,1998年中国展开了石油行业的资本重组,最终形成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主要成员的国家方阵,同时也铸就了两家石油公司至今的市场垄断地位与谈判力量。
按照当初重组后的市场分工,中石油主要承担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石化承担炼油、成品油批零业务。
以两桶油分工而论,中石油主导国内原油勘探和生产,那么为何在调整成品油价格时,不考虑中石油有超过45%的原油成本与国际原油价格并非一致?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