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高中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高中生……


我收藏的爽吧……


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自授学位是最大阻力?(图)

1 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自授学位是最大阻力?(图)
babywode2011-08-17 02:42:38 发表

南科大改革系列报道(4)改革阻力大,自授学位是症结?



咨询会现场人满为患

考试现场。

招生
招生咨询会“挤爆棚”
用朱清时的话说,12月18日举行的教改实验班咨询会,是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日子”。
究竟会有多少学生和家长来,之前学校心里没底。“南科大的教改实验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南科大迈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欢迎有理想的同学参与这个实验。”就在几天前,朱清时还发表了致报考南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寻求支持。
担心显然多余,离咨询会还有半个小时,200个座位的报告厅已挤满了300多人,走廊和讲台上也坐满了人。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是深圳的,还有不少从江西、湖南、新疆远道而来。
朱清时楼上楼下奔走,介绍办学计划和招生理念。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轮流“赶场”,分别介绍南科大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物理和数学等课程的设置。场面火爆,显示人们非常关注南科大以及整个中国高教改革。
朱清时很感动,也备受鼓舞。“大家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南科大和南科大的改革。有社会的广泛支持,南科大的教改实验班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朱清时许诺,提供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
迥异于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南科大“最好的教育”令人向往。 》》》详细阅读
首批复试16人参加
根据南科大《教改实验班自主招生简章》规定,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参加了2010年6月高考,且超过当地一本分数线的学生;二是来源于高中学校及社会推荐的优秀生源。
前来参加19日复试的16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10岁的苏刘溢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其他考生大都集中在13~16岁。16名考生中,有13名男生,3名女生。他们全都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并超过当地一本分数线。昨日的复试共分三项内容,即学科能力测试、面试、心理健康测试。
在上午进行的学科能力测试中,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分别亲自命题考查学生,并联合担任主考官。 》》》详细阅读
“不考知识考能力”
“这次考试不是考查考生过去学过的知识有多好,而是侧重于考查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力。”朱清时称,这次考试也是教改实验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公开对媒体开放。考场内,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列席了此次复试。
朱清时的考题是有关字母置换的运算。他介绍说,这是一个200年前的很经典的数学游戏,现在很少有人研究了。他首先给出一种自己的解答方法,要求学生充分理解之后,将详细论证过程写下来。“这不像奥数题只注重结果,我更看重的是思维的过程。”他希望借此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力。当然,更鼓励学生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法。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自授学位是最大阻力?(图)
babywode2011-08-17 02:42:38 发表
张景中院士和陈应天教授给出的题目,也遵循了朱清时校长“不考知识考能力”的命题原则。张景中院士的题目要求考生描述在列车上的旅客看来,车窗外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他介绍说,这道题目不仅测试了考生的几何物理等基础知识,同时包含了语文能力测试。陈应天教授的题目则中英文并举。他首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考生讲解了牛顿转桶实验和马赫原理。讲授过程中,部分内容用英文讲解。之后,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回答5道相关问题。
前天下午,16名考生还先后接受了香港科技大学相关教授的分组面试及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
此次教改实验班,南科大计划招生50人。测试结束后,朱清时透露,南科大将综合考虑考生笔试及复试成绩,确定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此次复试被确定的人选,将成为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首批成员。50个名额中余下的部分,将从学校及社会推荐的学生中产生,这批人均需参加南科大的笔试和面试。
目前,南科大招生报名仍在进行中。 》》》 详细阅读
第三页: 教授治校,师生比1∶8,名师云集
第四页: 调查:80%网友表示会选南科大


媒体聚焦咨询会

南方科大教改实验班咨询会现场火爆

办学模式
师生比1∶8,名师云集
南科大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招生规模不会太大。1个老师对应8个学生,这是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标准。
入学前两年,本科新生不分专业,学习同样的理工科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
目前南科大给出的师资以香港科技大学为班底,还有不少中科院院士。第一批授课教师有张景中院士、陈应天教授、李晓原教授、陈国良院士,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英语课由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授课。所有课程将尽可能使用英语教授,使用英语原版教材。50%的学生将获得赴国外大学交换的机会,一些人还能接受美国排名前20位大学的联合培养。学校还将开设“创新素质课程”,朱清时会亲自讲授“伽罗华如何发明群论”。
不设院系,只成立理学部、工学部,下设研究室(所)和跨学科研究中心。每个研究所的成员要参与研究,还要开若干专业课,供大三大四的学生选修。大三的学生都要选择一个研究所注册,并在这个研究所完成他们的专业课程和研究。
奉行“教授治校”
大师们是治校的主人,学术研究将得到足够尊重。这将是一所“谁有理谁说了算”,而非“谁官大谁说了算”的学校。
深圳特区立法通过《南方科技大学条例》,实现依法治校,将行政力量的干预减到最小。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政府代表、人大代表、社会贤达、学校领导、教授代表、学术代表、校友代表组成。校长由理事会选出,而非上级委派。
学生宿舍就是全天候“教室”
彻底颠覆学生宿舍的概念,书院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全天候的教学基地。书院里,可以听到哈佛大学“公正”课那样的课程;有来自美国的老师讲心理学,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控制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老师讲经济学,让学生们看得懂经济形势;有老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写作、口头表述……全面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文化修养。
没“正规”文凭,来上学需勇气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自授学位是最大阻力?(图)
babywode2011-08-17 02:42:38 发表
有“最好的教育”,还特地为首期实验班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每年还有1万元生活费,南科大应该很有吸引力,但不少家长很谨慎。因为南科大不能参加每年的高考招生,将来拿到的文凭也可能得不到教育部的承认。
朱清时也坦承,南科大面临很大困难,没有教育部的大印,教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背水一战,促使南科大把教学搞到最好,让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南科大以及文凭和学位能不能被认可,全靠学校的教学质量。只有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欢迎,南科大的教改实验才算成功。 》》》详细阅读
第四页:调查:80%网友表示会选南科大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
观察
南方科技大学志在“去行政化”
2007年,深圳开始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一开始就显现出“去行政化”的实验性。校长不是由政府任命,而是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在全球范围内选拔。最终选择了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中国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士研究生。
志在“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用了3年多时间,不久前刚得到教育部批复筹办,“招生许可证”至今还未拿到。12月8日,南科大果断召开招生说明会,并正式公布招生简章,主要招收对象是在读的高三理科学生,名额是50人,将通过寒假的面试选出,明年3月份正式开课。
明年春天,南科大将启动2011年9月入学学生的考试报名,招收的是就读高二的学生。第二年招150人,以后每年招2000人。南科大表示,招高二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开辟另一条成长的路径,因为高三这一年大多是考试训练,扼杀了高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朱清时: 总得有人迈开第一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至今发人深省。中国大学自授学位意义很大,全世界大学都是这样,而唯独中国是国家学位,就像“铁饭碗”。各个学校拼命去跟教育部公关授权,而不是拼命提高教学水平,这就是本末倒置。中国大学要恢复活力就是要打破铁饭碗。学位要受社会认可,而不是教育部的章认可。砸掉铁饭碗,总得有人迈开第一步。
反响
网友对南科大是否向往?

网易网友参与投票:你是否会选择南科大?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