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晓枫将餐桌做为工作台,从事编曲工作。(美国《侨报》/王晓达 摄)
中新网7月26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美国数百万的中国移民中,从事艺术工作的移民比例很小,但是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却是重要的。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面对新老观念的冲撞,他们不仅承担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先锋。
地质学博士让中国音乐焕发青春
北林海(Bellingham),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北部、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当地华人很少,不过区区数百人,却居住着大批学术、艺术和文学工作者。北林海蓬勃发展的中国音乐演出也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华裔社区和主流社会都曾引起过轰动。很多旅居美国的华人音乐家更是将北林海称为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音乐在美国生根发芽的一片“乐土”。
凡是到过北林海的华人,大多听说过“黄晓枫”(Austin Huang)这个名字。黄晓枫,出生在中国吉林,早年赴美留学,获得地质博士学位。身为美国土木工程协会院士,他在北林海经营一家建筑咨询公司,其员工多为地地道道的美国人。然而,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在中国高等学府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师从美国知名作曲家布里格斯(Roger Briggs),并担任当地中国文化艺术节艺术总监,从事推广中国文化的工作。
在黄晓枫自己设计建造、可以俯瞰整个海湾和森林的“豪宅”里,他将餐厅改造成了音乐工作室。在这里,黄晓枫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音乐理念:“虽然我并不是专业的音乐人,但是我们现在做的确是非常专业的艺术。推广中国文化,不能局限在华裔社区里,如果想让美国人认同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就应该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黄晓枫所做的,就是将一些中国民族音乐改编成西方交响乐,并由美国音乐人士组成交响乐团演奏这些作品。这些听起来似乎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操作难度非常大。黄晓枫说:“我要求乐团的成员不仅会演奏这些作品,还要了解音乐背后的中国文化。这些乐团成员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大学教授,也有音乐系的学生,他们普遍对中国加深了认识,并为中华文化所折服。”
北林海的主流社会对黄晓枫的理念表示了支持,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积极参与排练,不断地将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奉献给当地和整个西北地区的观众。从2005年开始,北林海中国文化节便开始连续排演音乐会,并引起轰动。黄晓枫编曲的大提琴协奏曲《中国女兵》、京剧唱段《贵妃醉酒》、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都成为乐团的经典节目。
他渴望演奏经典的中国大提琴曲目
曾经在中国中央歌剧院担任过13年首席大提琴师的陈凯,目前居住在西雅图,并在塔科玛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师。陈凯创办的“西雅图青年爱乐乐团”,大部分团员是华裔,他通过乐团来从事音乐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推广工作。
他说:“我们曾经举办过一些交响音乐会,上半部分演奏西方经典曲目,下半部分演绎一些中国音乐,例如用提琴演奏‘二泉映月’。明显在下半场时,观众变得更加投入,也更充满热情。”陈凯认为,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是有认同感的,关键是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华裔艺术创作的热情和社会融入。
一曲《梁祝》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小提琴演奏,一曲《黄河》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钢琴演奏,但还没有耳熟能详的大提琴曲目。陈凯说,中国不乏优秀的音乐家,在世界很多知名交响乐团中,都有中国人的面孔。只有那些坚持特色的艺术家,才更容易被西方观众所接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