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7月CPI和PPI数据。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5%。
据悉,7月CPI创37个月新高,其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7.1%;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
对此,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微博)向网易财经表示,由于CPI七成比重是食品,自然会受到季节性因素、运输环节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归为货币的影响。
他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价格形成的机制,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应该适当放松。“目前中小企业的钱荒很严重,利率接近30%,应该适当放松贷款。”
刘福垣指出,未来不应该再次运用加息抑制通胀,加息对农场品的价格没有影响,反而会导致游资和热钱来得更加凶猛。下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向中性过度,强调稳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