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出现了宽幅震荡的格局。其中,上证指数更是收出一根下影线较长的周阴K线,一方面说明市场的下档支撑力度强劲,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场持续弹升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本周A股市场难有大的作为呢?
内外环境均得到较大改善
其实,就上周A股市场的走势来说,与外围市场的持续宽幅震荡有着较大的关联。毕竟美欧股市的大起大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主流资金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进而使得A股市场在上周也出现了大起大落的走势。
由此可见,一旦外围市场企稳,那么,A股市场的运行环境就出现了较佳的变化,从而有利于A股市场出现相对强硬的走势。幸运的是,美欧股市在上周五均出现了大力反弹的格局,说明在各国政府竭力维稳的力量推动下,全球股市已有回稳的氛围。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在本周或将面临较佳的上涨氛围。
与此同时,长期制约A股市场反弹的资金面紧张格局在上周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比如说国债回购利率在近期持续急跌,上周五的GC001的利率已从前期的5%迅速降至1.5%,GC002的利率更是降至0.2%。与此同时,上海同业银行间拆放利率也是持续低位运行。如此的数据就折射出当前市场的资金面趋于宽松。
而且,这一趋势仍有延续的可能性,为何?因为上周公布的7月份CPI数据虽然创39个月的新高,但奇怪的是,不仅仅没有出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货币政策的出台,而且舆论反而出现了关于CPI将见顶、物价有望得到有效调控的信息。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这其实隐含着在外围市场剧烈波动的大环境下,不排除货币政策有适度调整的可能性。至少表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这有利于改善各路资金对未来市场资金面的预期。如此就为A股市场的回稳奠定了更为乐观的氛围。
资金渐现新的转变方向
这其实也得到了盘面走势的佐证,一是游资热钱的做多激情再度被资金面改善的预期所激发出来。比如说盘面的低价股屡屡出现黑马股,尤其是涉及矿产资源的个股更是成为市场的领涨兴奋点,其中低价股的京东方A等个股就是最好的说明。此类个股的反复活跃,迅速形成了新的赚钱示范效应,有望牵引新的资金涌入A股市场,从而为短线大盘的涨升提供新的买盘力量。
二是基金等机构资金也加大了操作力度,这尤其是体现在旅游、食品等大消费类品种,一方面是因为此类个股具有一定的产品定价权,可以抗通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通胀压力增强的大背景下,旅游、消费类的成长动能也更为强劲。所以,此类个股在近期明显得到了基金等机构资金的持续加仓,较为典型的有古井贡A、五粮液、贵州茅台、三特索道、中国国旅等等。他们较为流畅的上升通道,已俨然成为A股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进而提振更多资金欣赏风景的意愿。
综上所述,大盘在近期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涨升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内外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后续买盘的介入,另一方面则是市场资金的积极转向,打造新的做多兴奋点,进而有望成为A股市场反弹的新风向标,从而推动着A股市场震荡回升。看来,本周上证指数或有望强势,借助于2600点的跨越,进一步展望新的弹升空间。
关注两类资金动向
循此思路,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仍可相对积极操作。一方面是关注游资热钱对低价股的炒作激情,长航油运、京东方A等个股仍可跟踪。与此同时,对涉矿概念股、量能持续放大的品种也可跟踪,比如说中弘地产、万马电缆等个股。
回复该发言
环境改善或助A股震荡回稳 特殊时期应灵活应对
2 回复:环境改善或助A股震荡回稳 特殊时期应灵活应对
babywode2011-08-17 03:15:42 发表
另一方面则是对基金等机构资金的动作也可跟踪,比如说食品股,再比如说旅游、生物制药、环保等相关品种也可跟踪,比如说三特索道、中国国旅、沃森生物、龙源技术等品种。另外,高含权股的新联电子、宁基股份、蓝丰生化等个股也可跟踪。( 金百灵咨询 秦洪 执业证书编号A1210208090028)
幸好均线还有平滑性
均线在市场上被经常使用,不过由于均线的局限性,实际上很多基于均线的方法并不靠谱。
我们经常会利用股价(指数)与均线的相对位置来研判股价(指数)的演变趋势,但这一方法缺少理论基础。
比如股价跌到20天均线我们会觉得要涨,因为近20天成交的筹码都已经被套住了。其实我们是相信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假设:筹码不会以低于买进的价格被卖出,或者说不会割肉。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个假设并不存在。筹码被低价卖出是很正常的,因此20天内被买进的筹码仍然有可能被割肉卖出;第二是20天之前被买进的筹码也有可能被卖出。由于这两个问题都无法得到解释,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此前任何一个交易日被买进的筹码都有可能被卖出,这就相当于我们的研判毫无意义。
实际上我们是把均线当成筹码的成本了,这是一个大误区。其实均线只代表20天内的成本(这里我们假设均方差为零,筹码就是以均价进行交易的)。我们都知道,很多单子都会分成几笔完成,对于大单子来说这几乎是肯定的。如果整个建仓的过程涉及不同的交易日,那么最后的成本只有投资者自己知道。以20天均线为例,假如某张10万股的单子在其间只有成交1万股,而其余9万股或者是在20天以前完成的,或者还没有完成,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其成本我们就根本无法得知。另外投资者的意愿也是会改变的,原来计划持有10万股,后来改主意了,决定减少或者增加,这样也会影响持有筹码的成本。既然筹码的成本根本无从知晓,那么对于所谓的主力的成本区也不应过分看重,要知道主力也是会割肉出逃的。
还可以将这一思路延伸到一些所谓的“筹码分布理论”上面。尽管目前通过交易所提供的更为精确的交易结果,我们已经可以更为有效地统计出筹码成交的价格,但其本质上与均线是一样的,不过是更加精确一些而已,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筹码何时被卖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筹码中混有很多具备广义对倒性质的筹码,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区分?
筹码被买卖的原因在于持有者的计划(与持有成本和获利多少并无多大关系),而计划是随时在改变的,因此仅通过均线系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明确的筹码被卖出的信息,实际上我们同样也无法通过均线系统得知更多的买方信息。
然而均线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平滑性。
某股前两天收盘价为8元,后两天收盘价为8.2元,那么这四天的均价就是8.1元,这是均线样本的来源,均线体现了一个平均的概念。比较均线和收盘价线我们可以发现均线平滑得多,而且参数越大均线越是平滑,这就是均线的平滑性。
股价有时候会突然远离均线,比如受到消息面影响。但很多时候这种影响只有偶然性,股价很快会回归原处,这种偶尔上蹿或下跳的波动我们称之为脉冲。脉冲对于股价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对其进行修复,而通过均线的平滑性就可以做到。
回复该发言
幸好均线还有平滑性
均线在市场上被经常使用,不过由于均线的局限性,实际上很多基于均线的方法并不靠谱。
我们经常会利用股价(指数)与均线的相对位置来研判股价(指数)的演变趋势,但这一方法缺少理论基础。
比如股价跌到20天均线我们会觉得要涨,因为近20天成交的筹码都已经被套住了。其实我们是相信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假设:筹码不会以低于买进的价格被卖出,或者说不会割肉。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个假设并不存在。筹码被低价卖出是很正常的,因此20天内被买进的筹码仍然有可能被割肉卖出;第二是20天之前被买进的筹码也有可能被卖出。由于这两个问题都无法得到解释,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此前任何一个交易日被买进的筹码都有可能被卖出,这就相当于我们的研判毫无意义。
实际上我们是把均线当成筹码的成本了,这是一个大误区。其实均线只代表20天内的成本(这里我们假设均方差为零,筹码就是以均价进行交易的)。我们都知道,很多单子都会分成几笔完成,对于大单子来说这几乎是肯定的。如果整个建仓的过程涉及不同的交易日,那么最后的成本只有投资者自己知道。以20天均线为例,假如某张10万股的单子在其间只有成交1万股,而其余9万股或者是在20天以前完成的,或者还没有完成,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其成本我们就根本无法得知。另外投资者的意愿也是会改变的,原来计划持有10万股,后来改主意了,决定减少或者增加,这样也会影响持有筹码的成本。既然筹码的成本根本无从知晓,那么对于所谓的主力的成本区也不应过分看重,要知道主力也是会割肉出逃的。
还可以将这一思路延伸到一些所谓的“筹码分布理论”上面。尽管目前通过交易所提供的更为精确的交易结果,我们已经可以更为有效地统计出筹码成交的价格,但其本质上与均线是一样的,不过是更加精确一些而已,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筹码何时被卖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筹码中混有很多具备广义对倒性质的筹码,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区分?
筹码被买卖的原因在于持有者的计划(与持有成本和获利多少并无多大关系),而计划是随时在改变的,因此仅通过均线系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明确的筹码被卖出的信息,实际上我们同样也无法通过均线系统得知更多的买方信息。
然而均线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平滑性。
某股前两天收盘价为8元,后两天收盘价为8.2元,那么这四天的均价就是8.1元,这是均线样本的来源,均线体现了一个平均的概念。比较均线和收盘价线我们可以发现均线平滑得多,而且参数越大均线越是平滑,这就是均线的平滑性。
股价有时候会突然远离均线,比如受到消息面影响。但很多时候这种影响只有偶然性,股价很快会回归原处,这种偶尔上蹿或下跳的波动我们称之为脉冲。脉冲对于股价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对其进行修复,而通过均线的平滑性就可以做到。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环境改善或助A股震荡回稳 特殊时期应灵活应对
babywode2011-08-17 03:15:42 发表
均线的平滑性与筹码的成本关系不大,但能够提高一些技术指标的运用效率。比如,我们在运用“涨得多要跌和跌得多要涨”这个市场基本交易原理时会借用MTM这个技术指标进行趋势研判,然而MTM指标脉冲较多,所以我们就采用均线的概念,计算MTM的均线,称为EMTM。结果我们发现EMTM非常平滑,每次上涨和下跌的波动非常明显,这就为我们研判MTM的演变趋势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经典的技术指标来说,如果添加一条指标的均线会更为有效一些,这是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过的。当然,增加一条指标均线与趋势研判方法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潘伟君)
上海市场支撑位在哪里?
上证指数跟随着全球市场对于道琼斯指数以及欧洲市场指数崩溃的反应。全球市场的这种走弱,对于依赖出口市场的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结果是两种影响结合起来作用于上证指数。
第一种影响是上证指数正在形成走弱态势,向2600点附近潜在的阻力/支撑位运行。这是作用于上证指数的内部力量。
第二种影响是国际市场陷于恐惧之中的行为。这是作用于上证指数的外部力量,它超越了内部力量。结果是上证指数当前的行为形态与全球市场相同。这是一次非常快速的市场下跌,随后是一个反弹,然后又是一次市场下跌。
国际市场波动的形态与行为在上证指数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在本周这将成为最强的影响。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可使用上证指数的周线图来进行分析。
开始于2009年8月并触及2010年11月和2011年4月的高点的下降趋势线确认了上海市场的长期趋势。下降趋势线的位置当前位于2950点附近。指数运行至这条长期下降趋势线以上将是非常看多的行为。
上证指数的长期支撑位更加难以确定。支撑区域是非常宽的。在2600点附近存在强历史支撑位,投资者正在关注从这一区域附近是否形成反弹。下跌至2600点以下是非常看空的行为。这个支撑区域的下边缘位于2300点附近。这个位置在2010年7月经受过考验。
对于当前的市场下跌来说,2300点的支撑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在2600点至2300点之间没有任何有力的支撑,所以很有可能在形成任何盘整或可靠的反弹活动之前,市场会下跌至2300点附近。
指数如下跌至2300点以下,下一个强支撑位位于2000点附近。如下跌至这个位置,将产生一个长期双重底形态,会考验2008年市场下跌的低位区域。如果美国道琼斯指数也显示出一个同样的双重底行为,这种情形可能会出现。目前,对道琼斯指数的分析还没有表明会有一个长期双重底下跌,所以这降低了上证指数会出现极端的双重底下跌的可能。
当前上证指数正在对全球市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反应。当第一波恐惧与恐慌的浪潮退去时,更强的内部经济因素会对上证指数的行为产生更重要的影响。(戴若·顾比 编译:陈静)
特殊时期还得灵活应对
在美债闹剧刚告一段落之后,标普下调美债评级,这是近百年来的首次下调。此举成了导火索,引发全球股市再度陷入暴跌的恐慌之中,我国股市也难以幸免,在“立秋”之时沪指如断了线的风筝跳空向下。即使G7首脑互商对策、奥巴马讲话,也难以阻挡住这种趋势。
有趣的是,最终还是亚太股市的低开企稳才使得这种暴跌来了个“手刹”,使得全球紧张的神经略有放缓。沪指在上周二创出了本轮调整新低2437点后方有所回稳,但未来究竟如何发展和定位,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
回复该发言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经典的技术指标来说,如果添加一条指标的均线会更为有效一些,这是我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过的。当然,增加一条指标均线与趋势研判方法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潘伟君)
上海市场支撑位在哪里?
上证指数跟随着全球市场对于道琼斯指数以及欧洲市场指数崩溃的反应。全球市场的这种走弱,对于依赖出口市场的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结果是两种影响结合起来作用于上证指数。
第一种影响是上证指数正在形成走弱态势,向2600点附近潜在的阻力/支撑位运行。这是作用于上证指数的内部力量。
第二种影响是国际市场陷于恐惧之中的行为。这是作用于上证指数的外部力量,它超越了内部力量。结果是上证指数当前的行为形态与全球市场相同。这是一次非常快速的市场下跌,随后是一个反弹,然后又是一次市场下跌。
国际市场波动的形态与行为在上证指数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在本周这将成为最强的影响。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可使用上证指数的周线图来进行分析。
开始于2009年8月并触及2010年11月和2011年4月的高点的下降趋势线确认了上海市场的长期趋势。下降趋势线的位置当前位于2950点附近。指数运行至这条长期下降趋势线以上将是非常看多的行为。
上证指数的长期支撑位更加难以确定。支撑区域是非常宽的。在2600点附近存在强历史支撑位,投资者正在关注从这一区域附近是否形成反弹。下跌至2600点以下是非常看空的行为。这个支撑区域的下边缘位于2300点附近。这个位置在2010年7月经受过考验。
对于当前的市场下跌来说,2300点的支撑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在2600点至2300点之间没有任何有力的支撑,所以很有可能在形成任何盘整或可靠的反弹活动之前,市场会下跌至2300点附近。
指数如下跌至2300点以下,下一个强支撑位位于2000点附近。如下跌至这个位置,将产生一个长期双重底形态,会考验2008年市场下跌的低位区域。如果美国道琼斯指数也显示出一个同样的双重底行为,这种情形可能会出现。目前,对道琼斯指数的分析还没有表明会有一个长期双重底下跌,所以这降低了上证指数会出现极端的双重底下跌的可能。
当前上证指数正在对全球市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反应。当第一波恐惧与恐慌的浪潮退去时,更强的内部经济因素会对上证指数的行为产生更重要的影响。(戴若·顾比 编译:陈静)
特殊时期还得灵活应对
在美债闹剧刚告一段落之后,标普下调美债评级,这是近百年来的首次下调。此举成了导火索,引发全球股市再度陷入暴跌的恐慌之中,我国股市也难以幸免,在“立秋”之时沪指如断了线的风筝跳空向下。即使G7首脑互商对策、奥巴马讲话,也难以阻挡住这种趋势。
有趣的是,最终还是亚太股市的低开企稳才使得这种暴跌来了个“手刹”,使得全球紧张的神经略有放缓。沪指在上周二创出了本轮调整新低2437点后方有所回稳,但未来究竟如何发展和定位,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环境改善或助A股震荡回稳 特殊时期应灵活应对
babywode2011-08-17 03:15:42 发表
高铁事件、美债闹剧、新股九个交易日连续发行、标普下调美债评级 在这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冲击后,本已脆弱的市场终于转向崩溃。对于投资者而言,又是经受了一场煎熬和大考。夏日炎炎里,看着碧绿碧绿的数字,会觉得股票实际上真的没有什么可玩的。
而在美国有可能还会推出QE3的背景下,我们的紧缩性调控也似乎在节奏上做出了一些微调。很明显,7月份并没能上调存准率。同时在7月份CPI创出新高之前,8月份央行也没有加息,甚至于不会上调存准率。这很可能是央行在调控通胀为首的同时,在考虑整个国际环境后而做出的修正。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的股市受到了重创,恐慌曾经充斥了整个市场。但在历次大跌之时,很多时候,就地趴下或许是躲开“轰炸”的较好方法。在周二早上大跌时,笔者正好在做电视节目,当时也觉得恐慌,也觉得很无奈,但笔者还是果断地说,如果现在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已经不必再斩仓了,可以不看交易关掉电脑了。事实证明,在很多次大跌的过程中,就地趴下这一招还是相当有用的。
在随后的沪指修正中,地产股、黄金股率先屹立了起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板块开始逐渐恢复弹性,如造纸、航空及旅游等,同时大部分个股也出现了相应的反弹。至上周末,一部分超低价股,以及一些很长时间都是相对弱势的个股也有了买盘,这应该是大跌之后显现出来的机会吧。
经过这一段冲击之后,很多人会说中国股市独善其身,甚至有人会说中国股市一枝独秀。但想想还真是没有说对。
记得,在去年四月股指期货推出来的时候,笔者曾经说过全球股市“123”,当时道指1万点、恒指2万点,A股3千点。时隔16个月后,虽然这次动荡中国股市表现略好于外围股市,但到现在为止,道指还在1万点上方,恒指也只是刚跌破2万点,只有我们股市却已远离3千点。实际上,真正先走弱的是我们的股市,只是我们已经先处于极弱状态,所以在这次全球冲击时,我们的股市看上去只是在地板上滚来滚去而已,并不是我们很强。
还有这一次的回稳,得益于新股短暂停发,宏观调控的节奏放缓。而8月17日新股又将开始发行,所以这一次的短线反弹很可能会在本周初达到相应的高点,建议大家在特殊时期还是要灵活应对。因为,毕竟接下来8月下旬还会有批量绩差中报的冲击。
在这一次全球的金融风暴之后,股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真的很希望,中国股市借此机会也能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毕竟这也算是一个受灾区。但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只是在传闻中,一切还需要等待。
因此,在消息面处于相对平淡的状态下,未来股市的平衡区域很可能需要下移至2420 2680点,如笔者上期所提示的,大家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未来的操作思路是:1、在目前的行情中,选股比选时比控制仓位更为重要,一定要参与弹性好、质地好的品种。2、看到暴跌可抢盘,但遇到反抽未果需学会短线了结。只有这样反复的腾挪,才能在目前的股市中得以生存。(东方证券 潘敏立)
回复该发言
而在美国有可能还会推出QE3的背景下,我们的紧缩性调控也似乎在节奏上做出了一些微调。很明显,7月份并没能上调存准率。同时在7月份CPI创出新高之前,8月份央行也没有加息,甚至于不会上调存准率。这很可能是央行在调控通胀为首的同时,在考虑整个国际环境后而做出的修正。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的股市受到了重创,恐慌曾经充斥了整个市场。但在历次大跌之时,很多时候,就地趴下或许是躲开“轰炸”的较好方法。在周二早上大跌时,笔者正好在做电视节目,当时也觉得恐慌,也觉得很无奈,但笔者还是果断地说,如果现在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已经不必再斩仓了,可以不看交易关掉电脑了。事实证明,在很多次大跌的过程中,就地趴下这一招还是相当有用的。
在随后的沪指修正中,地产股、黄金股率先屹立了起来,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板块开始逐渐恢复弹性,如造纸、航空及旅游等,同时大部分个股也出现了相应的反弹。至上周末,一部分超低价股,以及一些很长时间都是相对弱势的个股也有了买盘,这应该是大跌之后显现出来的机会吧。
经过这一段冲击之后,很多人会说中国股市独善其身,甚至有人会说中国股市一枝独秀。但想想还真是没有说对。
记得,在去年四月股指期货推出来的时候,笔者曾经说过全球股市“123”,当时道指1万点、恒指2万点,A股3千点。时隔16个月后,虽然这次动荡中国股市表现略好于外围股市,但到现在为止,道指还在1万点上方,恒指也只是刚跌破2万点,只有我们股市却已远离3千点。实际上,真正先走弱的是我们的股市,只是我们已经先处于极弱状态,所以在这次全球冲击时,我们的股市看上去只是在地板上滚来滚去而已,并不是我们很强。
还有这一次的回稳,得益于新股短暂停发,宏观调控的节奏放缓。而8月17日新股又将开始发行,所以这一次的短线反弹很可能会在本周初达到相应的高点,建议大家在特殊时期还是要灵活应对。因为,毕竟接下来8月下旬还会有批量绩差中报的冲击。
在这一次全球的金融风暴之后,股市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真的很希望,中国股市借此机会也能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毕竟这也算是一个受灾区。但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只是在传闻中,一切还需要等待。
因此,在消息面处于相对平淡的状态下,未来股市的平衡区域很可能需要下移至2420 2680点,如笔者上期所提示的,大家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未来的操作思路是:1、在目前的行情中,选股比选时比控制仓位更为重要,一定要参与弹性好、质地好的品种。2、看到暴跌可抢盘,但遇到反抽未果需学会短线了结。只有这样反复的腾挪,才能在目前的股市中得以生存。(东方证券 潘敏立)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