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科总裁郁亮发出有奖问答:他们为什么选择离开
在8月9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针对万科袁伯银离职的提问,万科总裁郁亮表示:“袁伯银这次是到红星·美凯龙做总裁,说明万科的人才不仅在业内吃香,在业外也吃香,这说明万科人才培养非常有效,万科是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但这也说明万科在激励机制方面需要继续努力。为了更好地吸纳和保有优秀人才,我们的激励机制是否值得思考一下,需要重新建设一下?”
这已是今年8个月内万科出走的第四位副总裁。如果从去年10月份算起,万科至今已有陈东锋、许国鸿、徐洪舸、肖楠、刘爱明、袁伯银等六名副总裁级别的高管离职,除许国鸿继续担任万科总裁顾问外,其他5位高管均另觅枝头或自行创业。郁亮坦承,万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中年危机”。
否认“天花板”,郁亮发有奖问答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一年来,六位万科副总裁相继离职,极有可能是遭遇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在万科,董事会之下有一套完整的职业经理人治理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大量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例如,此前公布的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即有逾800人。其中的高管团队主要由总裁、执行副总裁及副总裁3个层级构成。离职前,徐洪舸、刘爱明就处在执行副总裁这个层级中,未来上升的空间不言自明。
但郁亮对此给予了否认。“我觉得对于一个成长型公司,万科到今天是一个中型企业的话,万科成长还没有到天花板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在公司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自然也不会有天花板。这个也不是因为天花板导致这么一个流动。我也在努力理解这件事情。”但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高管相继出走?郁亮也没能给出答案。他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我也希望各位帮我想想,如果你们找到更好答案的话,我一定给你们发奖励。”
“通常一个公司如果业绩出问题了,可能流动会多一些,量会大一点,但是显然万科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去年我们刚刚过千亿,今年1-5月份我们销售524亿,同比增长80%左右。”甚至在郁亮看来,万科高管流动是件挺奇怪的事情。“大家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动都是在万科做了将近20年时间,不是因为价值观、文化、认同不认同等等造成的离职,如果价值观不认同,早就应该分手了。”
那么,公司高管的变动会否跟行业的变化有关?郁亮对此也陷入了深思:“每次行业变动的时候,行业出现调控压力变化的时候,对优秀职业经理人来说好像机会更多,要么大发展、要么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有机会,更需要优秀经理人。所以外部也加大挖人力度等等,更多的发展机会等等。从公司来讲,一个优秀公司是要建立好一个庞大的职业经理团队以及一个良好接班人计划,这样公司业绩不会因为个别人调整而发生变动,管理层很成熟。从个人来讲,一个职业经理人,20年是职业生涯的上半场,未来还有20年左右的下半年。是不是中场的时候可以想一想下半场如何更精彩?这个也是多角度的。当然万科文化里面,万科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一条:健康丰盛的人生。万科是鼓励员工除了在万科工作之外,出成绩之外,也鼓励大家充分地创造、享受健康丰盛的人生。我们的一个目标是万科员工应该比其他同行更健康。这个健康不仅是指我们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精神的健康,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人生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这些东西是不是对我们都有影响,我现在也没答案。”
万科的“中年危机”?
郁亮说:“万科的高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只不过遇到的问题都是‘中年危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