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菲比·斐洛离任以来,Chlo 的创意总监一职频频换将,时至今日仍未能彻底恢复元气。即将于6月1日上任的克莱尔·维特·凯勒又能走多远?
谭薇
和媒体玩了几个月的太极之后,Chloé终于首度松口透露,原创意总监汉娜·麦克吉本(Hannah MacGibbon)与Chloé长达十年的合作关系将很快画上句点,Pringle原首席设计师克莱尔·维特·凯勒(Clare Waight Keller)将于6月1日正式接任创意总监一职。继2006年菲比·斐洛(Phoebe Philo)离任以来,Chloé频频换将,时至今日仍未能彻底恢复元气。克莱尔能否走出斐洛的阴影?她究竟能许给Chloé一个怎样的未来?
“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全能型选手
“她一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时装设计师,毫无疑问,她能够让品牌重新走上正轨。”在最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去年夏天成为Chloé 新任CEO的乔治弗瑞·德拉·波东纳耶(Geoffroy de la Bourdonnaye)表示,克莱尔具备了成为创意总监的“资历”,她成功地拓展了原东家Pringle的产品范畴,使其从小众走向世界;不仅如此,她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种种迹象表明,乔治弗瑞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能传承品牌DNA的继任者,而是一位“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全能型选手。
出生于伯明翰的克莱尔5岁时便开始跟母亲学习织毛衣,在皇家艺术学院取得针织时装硕士学位之后,她只身前往纽约闯荡,曾先后为Ralph Lauren和Calvin Klein工作。2000年,凯勒受汤姆·福特(Tom Ford)之邀担任Gucci的高级设计师,这为她5年后出任Pringle的创意总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任6年内,克莱尔成功地将Pringle从一个传统品牌变成现代奢侈品牌。她喜欢与蒂尔达·斯温顿(Tilda Swinton)等颇具中性气质的名人合作,其融合手工艺与现代造型的技巧尤为人称道,曾于2007年摘得苏格兰时尚大奖中的“最佳开司米设计师”这一头衔。据报道,克莱尔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亦是一位出色的母亲,她将于本月诞下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并计划移居巴黎。
总是对外籍设计师青睐有加
作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巴黎时装品牌,Chloé似乎总对外籍设计师青睐有加:在德国出生的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前披头士乐队成员的爱女斯黛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英国天才设计师菲比·斐洛等等。
奠定其品牌地位的正是第一任创意总监卡尔·拉格斐。卡尔先后于1963年及1992年两度接掌Chloé帅印,在继承Chloé飘逸风格的同时,为时装注入波希米亚与嬉皮士元素,绘有花卉图样的轻纱材质、柔和婉转的造型设计均成为卡尔的个人标志,也成就了Chloé的黄金时代。
1997年,年仅26岁的斯黛拉·麦卡特尼接任创意总监一职。这位充满争议的天才明星设计师在父母的光环下出道,遭遇诸多冷嘲热讽,但她很快证明自己绝非泛泛之辈。她在成熟浪漫的女性化风格之中注入充满天真奇想的少女气息,融合复古、摇滚以及许多贴近自然、趣味盎然的动植物元素,对于Chloé品牌形象的年轻化改革可谓是居功至伟。
然而,真正令Chloé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的却是2001年升任创意总监的英国女人菲比·斐洛。1997年到2006年,菲比亲自设计了9个成衣系列。她将斯黛拉的少女风格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融合上世纪60年代的怀旧元素如三角裙、薄纱裙、荷叶边、蕾丝花边、泡泡袖、镶珠亮片等,令Chloé成功转型为兼具清新与性感的时髦女郎。
回复该发言
观望Chlo_的克莱尔时代
2 回复:观望Chlo_的克莱尔时代
薄荷希米露2011-08-18 00:57:06 发表
菲比在任期间,Chloé的业绩提高了整整40%!
笼罩在菲比身上的巨大光环成了历任继任者挥之不去的阴影。当她于2006年回归家庭之后(现又复出为Celine设计师),瑞典设计师保罗·梅林·安德森(Paulo Melim Andersson)接掌帅印,却在短短一年半之后挂冠而去,其间只设计了三个系列,2008秋冬系列被形容为“笨拙”、“无趣且不‘Chloé’”。自此,Chloé无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
至于即将离任的汉娜,其表现只能用“褒贬不一”来形容。2008年上任以来,她恢复了Chloé对女性群体的关注,通过宽裤、丝绸衬衫等经典元素的运用将上世纪70年代的运动风格与简约主义结合起来,令品牌形象为之一新,也令Chloé业绩自保罗以来得到显著提升。在3月的巴黎秋冬季女装秀上,这种充满女性气息的简约主义收获无数掌声;然而,与此同时,Chloé无意续约的传言亦甚嚣尘上。据说,外表风光无限的汉娜其实已是强弩之末,濒临崩溃。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剧,时装品牌的设计师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Dior原创意总监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的黯然离去、Balmain的临阵换将令时尚界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即将双喜临门的克莱尔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或许将成为这个季节最大的悬念。
回复该发言
笼罩在菲比身上的巨大光环成了历任继任者挥之不去的阴影。当她于2006年回归家庭之后(现又复出为Celine设计师),瑞典设计师保罗·梅林·安德森(Paulo Melim Andersson)接掌帅印,却在短短一年半之后挂冠而去,其间只设计了三个系列,2008秋冬系列被形容为“笨拙”、“无趣且不‘Chloé’”。自此,Chloé无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
至于即将离任的汉娜,其表现只能用“褒贬不一”来形容。2008年上任以来,她恢复了Chloé对女性群体的关注,通过宽裤、丝绸衬衫等经典元素的运用将上世纪70年代的运动风格与简约主义结合起来,令品牌形象为之一新,也令Chloé业绩自保罗以来得到显著提升。在3月的巴黎秋冬季女装秀上,这种充满女性气息的简约主义收获无数掌声;然而,与此同时,Chloé无意续约的传言亦甚嚣尘上。据说,外表风光无限的汉娜其实已是强弩之末,濒临崩溃。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剧,时装品牌的设计师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Dior原创意总监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的黯然离去、Balmain的临阵换将令时尚界充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即将双喜临门的克莱尔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或许将成为这个季节最大的悬念。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