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政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组在大连与11家企业开展座谈,与会企业多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但他们却有共同的感受:国内重大项目采用的产品都是洋货,自己的产品哪都不差,就差市场信任。委员们建议,扶持民族企业发展,政府首先应消除品牌歧视,给国货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与各企业负责人就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展开热烈讨论。企业负责人认为,品牌歧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连瓦房店轴承集团的负责人说,“北京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地铁至今仍在使用我们生产的轴承,但现在国内新建地铁拒绝使用国产轴承。”东北特钢集团的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一直为中国航空材料供应产品,但在一些需求层次较低的政府项目中却败给了外国货。”
除了品牌歧视,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配套元件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滞后的困境,“国内虽然也有生产配套元件的厂家,但没有形成产业化,市场不认可。我们辛苦接下订单,大部分利润却被境外元件配套商赚走了”。委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价值100万元的机床,进口配套部件就占20万元;一个日产精密部件,去年每个100元,今年就涨到了700元……这些数据对委员们触动很大,配套元件不能实现本土化、产业化生产,增加了企业成本,夺走了大部分利润空间,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委员们建议,支持民族企业发展,首先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护国货;扶持新兴产业应从扶持整个产业链入手,加大对产品配套元件研发和生产的扶持力度,促进配套元件生产实现产业化;在对新兴产业技术研发、采购予以补贴的基础上,对新兴产业的生产经营阶段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刘艳)
近日,辽宁省政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研组在大连与11家企业开展座谈,与会企业多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先进水平,但他们却有共同的感受:国内重大项目采用的产品都是洋货,自己的产品哪都不差,就差市场信任。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与各企业负责人就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展开热烈讨论。
除了品牌歧视,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配套元件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滞后的困境,“国内虽然也有生产配套元件的厂家,但没有形成产业化,市场不认可。
委员们建议,支持民族企业发展,首先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护国货;扶持新兴产业应从扶持整个产业链入手,加大对产品配套元件研发和生产的扶持力度,促进配套元件生产实现产业化;在对新兴产业技术研发、采购予以补贴的基础上,对新兴产业的生产经营阶段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