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两条新闻引起笔者关注。一条是首次全国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初定9月召开,一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正部级管理机构或国务院层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正在酝酿之中。另一条是“金融国资委”的组建框架方案已由财政部拟定完成。
客观地说,中小企业发展和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确实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别的不说,一个中小企业“融资难”,近10年来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针对中小企业行业准入、税负过重等问题的呼吁也是此起彼伏。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也存在突出问题,当前,央企有国资委负责管理,但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则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特别是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漏洞造成的损失浪费非常之大。比如: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管理乱象丛生、内部薪酬管理基本放任自流。
但是不是成立一个机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小政府、大市场,总体上说,机构越多、层级层次越复杂,管理效率、办事效率越低。以现有的管理机构来看,并非不能满足需要。比如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行业准入问题、税费过重问题等都完全能对号入座找到解决部门。在国有金融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面,现有构架也完全能够解决问题,就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出资人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完全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大股东权利,这实际上比国资委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充当央企国有方出资人代表还要顺理成章,因为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是通过股权进行管理,走的是市场化路子,而不是国资委的行政化管理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成立金融国资委是重回行政化管理之路,是一种倒退。
在笔者看来,动不动就要成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并且要求高级别,是没有走出以计划色彩、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思维定式的表现。对于中小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等经济主体,应该利用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管理模式去管理,而不是成立新的高级别行政机构去“管”。发挥好现有管理机构的作用,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足够了。成立那么多行政“庙宇”,安排那么多高级“和尚”,到头来效果并不一定好。而一旦建立,要想再拆庙赶和尚就难了,反倒会成为市场经济机制走向成熟的羁绊。
这两天有两条新闻引起笔者关注。
客观地说,中小企业发展和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确实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不是成立一个机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小政府、大市场,总体上说,机构越多、层级层次越复杂,管理效率、办事效率越低。
在笔者看来,动不动就要成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并且要求高级别,是没有走出以计划色彩、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思维定式的表现。
(本文来源:京华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