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是一个垃圾填埋场。不过,这个充满垃圾的小岛上不仅没有臭味,相反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而且还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这一切都源于新加坡政府建设和谐生态环境的理念。
合理利用资源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全国面积只有626.4平方公里,比美国的罗德岛还要小,因此该国政府十分注重在垃圾处理技术上进行发展创新。1999年,新加坡关闭了本国最后一个城市垃圾场——罗弄哈鲁士垃圾填埋场,同时启用了全国第一个近海垃圾场——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发现者:围海造田中国热】
实马高垃圾填埋场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的海面上。这个耗资3.6亿美元的垃圾填埋场由实马高岛、锡金岛和一条人工海堤组成。人工海堤依据附近海底的地形而建,它把两个小岛紧紧地连在一起,并把附近的海域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区域,这个区域内便是垃圾填埋区。长约4.4英里(约7公里)的海堤由砂子、石块和泥土堆砌而成,同时铺设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场内的有害物质向海水渗透。焚烧过后的垃圾灰烬将会被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处理,上面再铺上泥土,然后再种上棕榈树或者其他植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于大众而言,综合利用垃圾填埋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1年关闭的纽约市斯塔腾岛垃圾填埋场正在被改建为公园,预计2035年对外开放。日本也曾在1994年将位于大阪西南的一个垃圾场改建成如今的关西国际机场。不过实马高岛是唯一一个在接受焚烧垃圾和工业废料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的垃圾填埋场。
在实马高岛,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一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鸻都在岛上筑巢,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出现经常在小岛附近的海域里。为了护实马高岛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新加坡政府在这个小岛的周边种植了两片红树林。红树林是很好的自然生态标志。如果有红树落叶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在改变,这时候当局就必须留意,因为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总经理翁彭冲表示,“虽然我们管理的是一个垃圾填埋场,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地促进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繁荣。我们希望这种平衡能够尽量持续下去。”
垃圾小岛成旅游胜地
实马高岛还是唯一一个鼓励公众参访的垃圾填埋场,游客可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期间登岛游览。该岛的东部主要是预留的填埋场,西部已经于2005年起对游客开放。在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后,这座小岛的东部也已经纳入发展规划,预计最早可以在2015年开始接受垃圾填埋。新加坡国家环保局预计,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至少可以使用到2045年。
风光秀丽的实马高岛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的热门景点。白天,一些垂钓爱好者前来钓鱼;到了晚上,那些为了躲避城市灯光的天文爱好者们也来到岛上仰望星空;甚至有很多学校将课外活动场所搬到这里来,组织学生在退潮后留下的水坑里寻找海葵和海星。翁彭高称,这一活动非常收欢迎,一年到头都有人预定。在众多前来参观的游客当中,也有很多身份与众不同的人,比如新西兰的环保部长,以及日本和萨摩亚的高官都曾前来取经,甚至有一对新人将这个垃圾岛作为他们拍摄婚纱照的地点。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