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日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并公布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扩大服务业开放,将允许在内地推行港股ETF,并允许香港企业的人民币资金以FDI及小QFII形式到内地投资。
李克强指出,内地对原产香港的货物已经全部实行零关税,同时正在推动服务业对港扩大开放,而且“CEPA补充协议八”的磋商已经启动,要在年内签署。到“十二五”末,通过CEPA基本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允许国内机构在香港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以期满足投资者需求以及国内企业的融资需要。
“小QFII”首获确认
香港市场期盼已久的“小QFII”政策昨日正式公布。
在谈及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时,李克强昨日表示,中央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把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使用人民币在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将增加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种长期制度安排,逐步扩大发行规模。
另据记者了解,李克强昨日在港主礼人民币国债第三次在港发行,额度为200亿,这是迄今为止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日上午机构认购额达到690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认购额。
人民币回流机制试点建立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急升近至5480亿元。而一年前这一数据约为人民币900亿元。记者了解到,但由于受限于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度,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面临实际困难。而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此前亦曾表示,离岸和内地两个人民币市场也必须有联系,一方面要有有序的流出安排,亦要有良性回流机制,才可令人民币实现逐步国际化的目标。
而针对此次公布的新政策,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客)昨日解读认为,意味着资本市场下人民币回流机制试点建立。曹远征指出,开放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是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安排。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先后开放了外商以人民币直接投资以及境外人民币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现在则是开放了资本市场下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曹远征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一步就是人民币资本向下实现完全可兑换,此次开放人民币QFII为人民币资本向下实现完全可兑换进行了铺垫。
开放港股ETF
与此同时,有关开放港股ETF等新政策亦于昨日宣布。李克强昨日在谈及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时表示,中央将支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也就是以前所谓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
此外,内地将不断提高对港资银行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的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加强双方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合作。
一位本港券商高层人士分析认为,在开放港股ETF之后,内地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港股,不存在兑换与外汇管制的问题,这将会拉升香港股市的交投量。更有分析人士认为,内地的投资者也可以在将来投资港股ETF,相当于开放了小型“港股直通车”。但相对于FDI(外商直接投资)和RQFII,该人士认为,该项政策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有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