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当2011年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这并不见得有什么特殊之处的365天里,我们已经面对如此多的武侠网游,还将要面对更多数量的武侠网游新作,这不免让人感叹2011年是武侠网游年,更会疑虑为何年年武侠作品多多,今年却又能让各大厂商倾尽全力拿出来这么多武侠游戏?玩家面对如此多的同质化武侠游戏,他们真的还会买账吗?玩了这么多年的武侠游戏,难道就不会腻烦吗?
【武侠网游年的迷思】
2011年的新作中,已经上线的,已经发布的以及即将发布的作品,《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微博)》、《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均是金庸原著改编,蜗牛的《九阴真经》虽然没有金庸先生的授权,但其出处也来自于金庸武侠小说,可视为裙带作品。
另外一方面,《星辰变》、《征途2》、《流星蝴蝶剑Online》、《刀剑2》等等新作,也都是武侠题材。虽然仅仅年中,但从目前的走势看,2011年毫无疑问是武侠网游年,数量最多这并不奇怪(历年都差不多是第一),但凸显武侠年地位的则是其他题材的游戏,尤其是非武侠题材的MMORPG着实比往年少了很多。
匪夷所思的金庸作品密集爆发
回首往事,金庸作品改编网游中,《天龙八部》的巨大成功造就了畅游现今的一线厂商地位,《笑傲江湖》曾经是国内第一款3D网游,再考虑到《金庸群侠传Online》在国内网游市场早年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金庸武侠小说不仅在文学领域是武侠作品中的老大,在武侠网游中的成就也相当突出。
金庸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武侠金字招牌,但凡武侠题材,电视剧、电影、单机游戏、网络游戏,无论是那种题材都通过小说那几近永恒的成功和夸张的影响力,获得了其他人难以赋予的吸引力与认同感。而在中国网游发展了10多年,到了2011年为何金庸作品如此密集的授权于网游?从厂商的需求角度来说,为何到了今天才得以爆发?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现状。金庸是一个对产品预期收益很有保障的名号,那么为了保证游戏的成功,保证自己投入的巨大研发费用可以迅速回本并带来大把利润,这些经典武侠小说早就该被一一拿来改编成网游,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天龙八部》。不菲的授权费,巨大的市场号召力,从单机时代积累而来成熟的游戏设计机制,因作品数而产生的资源稀缺性,在这些要素的环绕下,各大厂商理应很早就投入巨大的精力用于版权的争夺,而小厂商并无任何机会拿到授权,同时相应的作品在《天龙八部》获得成功前后,就迅速杀入市场分一杯羹或者压制对手,这样的走势貌似才合理。
但现实是在产业弱小的时候,金庸作品更加多见,整个产业的发展期内小厂商更多拿金庸山寨作品打擦边球,直到产业从高速发展期开始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完美、畅游才重新拿出金庸的金字招牌来做文章。
丧失信心的武林高手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