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爱打人的孩子 长大后会犯罪!
1 48%爱打人的孩子 长大后会犯罪!
全都留给曾经2011-09-07 19:57:51 发表
* 宝宝爱打人 与遗传和教育都相关
宝宝的攻击性很强,为防患于未然,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松松和妈妈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刚开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松松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抢了真真手里的玩具,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了。而真真一个人坐在地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很明显,松松为了得到真真手里的玩具采取了“暴力”手段,对同伴实施了攻击行为。而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应该既保持理智平静的态度,又千万不能纵容和忽视。攻击性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在环境的刺激下孩子有时难免产生攻击性行为,它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应该平静地看待它。
但是攻击性又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国外有心理学家曾进行一项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48%的暴力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期的攻击行为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儿童攻击行为也是以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防患于未然,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 让孩子知道打人不对 奖励和惩罚要及时
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等,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打骂、责备、惩罚来处理,要和孩子及时沟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担忧,尽量不打断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感受到被尊重。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父母再说明攻击行为不对的原因,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移情能力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即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越低。一般情况下移情能力高的人由于能较好理解他人的意图,因而曲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可能性就小,也就不容易被激怒而出现攻击行为。
教孩子一些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比如,当看到孩子有消极情绪时可以及时地和孩子聊聊,和他一起做些有趣的游戏。相反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不但有害其身心健康,而且过分压抑的结果有时会以更猛烈的攻击行为发泄出来。
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进行奖励,对严重的攻击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
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具体原因。一般情况下口头表扬就可以了,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予儿童所喜欢的物质上的奖励。而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比较严重时,必要时可以给予惩罚,比如暂时不允许孩子玩玩具,不让他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以期改变他的攻击行为。
让孩子远离一些暴力和不良行为的诱因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观察学习、潜移默化、相互模仿是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而暴力游戏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提供攻击榜样,而且还为儿童提供演练攻击行为的场所。父母应该对儿童所看电视节目、玩的游戏加以甄别和控制,避免儿童遭受暴力、凶杀和色情画面的毒害,从而净化孩子成长的环境。
* 学校和幼儿园该如何做?
学校(幼儿园)要制定校园的安全政策、校纪校规,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孩子的友善态度能增加安全感,而且,孩子对学校(幼儿园)的喜爱也能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校园中的儿童暴力事件施暴者多为教师,
回复该发言
* 宝宝爱打人 与遗传和教育都相关
宝宝的攻击性很强,为防患于未然,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松松和妈妈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刚开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松松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抢了真真手里的玩具,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了。而真真一个人坐在地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很明显,松松为了得到真真手里的玩具采取了“暴力”手段,对同伴实施了攻击行为。而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应该既保持理智平静的态度,又千万不能纵容和忽视。攻击性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在环境的刺激下孩子有时难免产生攻击性行为,它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应该平静地看待它。
但是攻击性又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国外有心理学家曾进行一项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48%的暴力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儿童期的攻击行为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儿童攻击行为也是以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防患于未然,父母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儿童攻击性的差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仍然是制约攻击性的决定性因素。
* 让孩子知道打人不对 奖励和惩罚要及时
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打骂他人等,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打骂、责备、惩罚来处理,要和孩子及时沟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担忧,尽量不打断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感受到被尊重。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下,父母再说明攻击行为不对的原因,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移情能力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即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越低。一般情况下移情能力高的人由于能较好理解他人的意图,因而曲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可能性就小,也就不容易被激怒而出现攻击行为。
教孩子一些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减弱孩子攻击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比如,当看到孩子有消极情绪时可以及时地和孩子聊聊,和他一起做些有趣的游戏。相反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不但有害其身心健康,而且过分压抑的结果有时会以更猛烈的攻击行为发泄出来。
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进行奖励,对严重的攻击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
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具体原因。一般情况下口头表扬就可以了,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予儿童所喜欢的物质上的奖励。而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比较严重时,必要时可以给予惩罚,比如暂时不允许孩子玩玩具,不让他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以期改变他的攻击行为。
让孩子远离一些暴力和不良行为的诱因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观察学习、潜移默化、相互模仿是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而暴力游戏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而暴力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提供攻击榜样,而且还为儿童提供演练攻击行为的场所。父母应该对儿童所看电视节目、玩的游戏加以甄别和控制,避免儿童遭受暴力、凶杀和色情画面的毒害,从而净化孩子成长的环境。
* 学校和幼儿园该如何做?
学校(幼儿园)要制定校园的安全政策、校纪校规,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孩子的友善态度能增加安全感,而且,孩子对学校(幼儿园)的喜爱也能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校园中的儿童暴力事件施暴者多为教师,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48%爱打人的孩子 长大后会犯罪!
全都留给曾经2011-09-07 19:57:51 发表
因此,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关系对于防范儿童暴力事件极其重要。如建立合理教育期望,采取适当的专业指导,不断组织教师进修,提高教学成绩,重视师生的双向沟通。同时解除年幼孩子的心理隐患,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随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即便孩子的事几乎没有大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将暴力消灭于萌芽状态。
教育管理者要提高对暴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强调校园安全教育,增强教师的自制能力,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开设减少或预防暴力的培训或讲座,帮助教师学会控制愤怒、抑制冲动、欣赏差异以及妥善处理控制情绪,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让教师在潜意识中时时树起不可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警示牌”。
学校和幼儿园应设专线咨询电话及申诉中心,对校园暴力事件做及时处理。对暴力者严肃处理,震慑暴力犯罪。对已出现暴力行为的教师进行矫正和训练。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对他们要充满真诚和爱心,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鼓励。防范校园暴力还需要重视外来者对校园中的孩子造成的暴力伤害事件。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如严格孩子来访者登记,上课时关闭校园、限制闲杂人员出入、安装探测器等,加强对进入校园人员的监督和巡查。照明设施等安全设备需保持正常,减少安全死角。
回复该发言
教育管理者要提高对暴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强调校园安全教育,增强教师的自制能力,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开设减少或预防暴力的培训或讲座,帮助教师学会控制愤怒、抑制冲动、欣赏差异以及妥善处理控制情绪,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让教师在潜意识中时时树起不可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警示牌”。
学校和幼儿园应设专线咨询电话及申诉中心,对校园暴力事件做及时处理。对暴力者严肃处理,震慑暴力犯罪。对已出现暴力行为的教师进行矫正和训练。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对他们要充满真诚和爱心,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鼓励。防范校园暴力还需要重视外来者对校园中的孩子造成的暴力伤害事件。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如严格孩子来访者登记,上课时关闭校园、限制闲杂人员出入、安装探测器等,加强对进入校园人员的监督和巡查。照明设施等安全设备需保持正常,减少安全死角。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