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两幅商办用地成功拍卖,并打破土地市场连日来"零溢价"现象。而土地竞得方中,再次出现个人买家的身影。业内分析认为,这不排除在楼市长期调控下,部分投资客转战土地市场的可能。
两幅地块均溢价成交
两场土地拍卖使得沉寂已久的上海土地市场重新"回暖",其中上海浦东新区塘桥02-04办公楼地块,一改土地市场连日来的低迷迹象,有3家企业参与现场竞拍后。最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有限公司以5.68亿元拿下该地块,折合楼板价17288元/平方米,溢价率为25%。
另一块为浦东新区高东集镇13-2商业地块,共有6家企业参与现场竞价。经过多轮举牌竞价,最终被景尚投资联合个人买家周旭东、周翊芯以8100万元价格夺得,折合楼板价11472元/平方米,溢价率达67%,该地块也成为近期溢价率较高的地块之一。
而在两个自然人中,周旭东被疑似温州乐清商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最近首次在土地市场中出现温州资本身影。就在不久前的8月25日,嘉定区茹水路以东、嘉戬公路以北商住地块同样被四个自然人葛慈克、余正可、俞慈泽、韩仁良拍得。后有媒体爆出,这四人均为温州商人。
投资客或转战土地市场
"在通胀预期依然严重的情况下,土地市场不限购很可能导致部分投资客转投土地市场。"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坦言,尤其是这类面积较小的迷你地块,由于总价不高,通过多人联合投资门槛并不太高。他认为,由于土地本身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对于追逐利益的资本而言,目前确实是一个投资的机会。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总监宋会雍则称,"我认为在购得土地后,再从二级市场出售赚取差价的可能性较小,更多的应该自己进行开发。"
他说,这显示温州资本的投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之前"快进快出式"的投机,逐渐转向长期投资因为与之前快速炒楼投机相比,进入土地开发领域,意味着个人资本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模式,正逐渐融入到城市成长中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