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杂谈评论的其他话题……

返回杂谈评论……


我收藏的爽吧……


评论:硅谷的参差各态之美

1 评论:硅谷的参差各态之美
yao62369322011-09-07 23:38:28 发表
在硅谷,有件令我兴致勃勃的事—看人家的院子。
这样说会让我听起来像是个偷窥狂。但那些大大小小的院子着实可爱。主人们想必都是花了一番心思,既要和邻居不同,又要符合自己的个性。所以我看这些院子时,既觉得赏心悦目,也有对主人个性身份猜测一番的乐趣。
在旧金山通往金门大桥方向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个展现了东方美的小院子:竹子掩映院门,曲径通幽,让人想到“但掩柴扉依小径”,我们猜测这里住着个亚裔设计师;在斯坦福校园后山上,我们看到一个将房前草坪修剪得开阔规整的人家,甚至还留出了环形的行车道,我们断定这是个有钱的商人;我们还看见一座房子,屋前树木草丛完全没有收拾,展现出一派野趣,以至于我们以为这里无人居住,在想前去探险一番时,才蓦地看见窗内窗帘非但洁白整齐而且精致,我们才断定原来这里住着个“自然派”。
有一天,我突然把创业者和这些院子的主人们联想到了一起。这是因为我在采访中问到一个问题:硅谷会有“山寨”的现象吗?或者大公司会看到好的创意直接自己给做了,不给创业者留余地吗?
那个被访者露出迷茫神色片刻后说,大概会有类似的产品和创意,但也说不上谁抄袭谁,大家都想做得更有创造力。听这句话时,那些参差各态的小院子就跳入了我的脑海:那些主人们也是想要自己和别人不同,因此才让那些小院子彼此各有千秋。
后来,参加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器Start X的demo show时,“参差各态”这个词语又在我大脑中冒了出来。当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创业项目应该都和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相关时,有不少项目让我大吃一惊:一个学生创业团队设计了一种迅速且安全的挖耳垢的机械装置;另一组则为盲人们设计了便携的布莱叶盲文打印设备。这些项目同样让投资者兴致盎然,虽然它们看起来绝对不是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迅速把自己的院子造得和邻居家的格局一样,甚至细节上更加好看,但是我们放弃了建造一个不一样的院子的可能性。
如果在MySpace欣欣向荣时,马克·扎克伯格只是简单山寨一个,那现在就不会有挑战Google的Facebook;或者,如果他因循投资者和朋友的建议,只满足于互联网广告的收入,那也不会成就这个开放平台,使Facebook变成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参差各态意味着对无数种可能性保持开放。在采访设计咨询公司IEDO时我们发现,一个设计运动鞋的设计师很可能同时参与到为政府部门设计流程中去;或者,公司中有一个不懂设计的人类学家提供咨询。这有点像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放到试剂瓶中,然后摇一摇,等着砰一声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出现—可能会有一团糟糕的时候,但也可能有令人惊讶的奇迹。
所以,采访中不止一个投资人说他们更看中的在于人而不是好点子本身。这其中一层含义当然是有管理经验和合作精神的团队更容易成功,而另一层含义在于有创造力的人在好点子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再不济,他还会冒出另一个有商业前景的好点子。
硅谷的大公司会更愿意并购初创团队,而不是像腾讯那样拉起个团队自己做。对于前者而言毋宁说收购的是人以及有创造力的团队。
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形而上地归结到文化的差异上。在硅谷,人们对兴趣的追求,或者对自己判断的自信,使得一个问题甚至有一千个解决方案。
罗素说,参差各态乃幸福之本源。现在看来,参差各态也是创造力之本源。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