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推出连接海外市场的跨境ETF产品已经酝酿数年。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明确表示,中央政府将为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采取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这是最高决策层首次就推出跨境ETF明确表态,表明推出跨境ETF已经没有障碍,港股ETF在较短时间内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已成定局。
产品模式与国际一致
据交易所人士透露,目前港股ETF的具体方案已报证监会,一旦批准即可实施。该方案在具体设计上,与国际通行的跨境ETF产品已经基本一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也为未来进一步推出针对欧美等国际市场的跨境ETF产品打下基础。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前有关方面曾设想借用沪深交易所目前已采用的单一市场ETF的做法和经验,但难度很大,和内地交易所的整体制度架构、技术系统存在冲突。比如内地交易所实行前端控制,针对客户的交易指令,交易所技术系统会检查客户账户上是否拥有相应的股票或资金,否则无法成交。这在沪深交易所目前上市的单一市场ETF产品上是可行的,因为股票、ETF以及投资者都在同一个市场。同样的道理,在单一市场ETF产品上,申购、赎回可以实现实时的股票与ETF份额的互换,不会存在清算交割的风险。但对于跨境ETF来说,股票现货在境外市场,内地交易所并不能实时掌控。因此,在跨境ETF产品上采用单一市场ETF的机制,技术上很难行得通。必须改变产品模式,使之既在现有制度、技术环境下行得通,又能够满足和实现这一产品的内在要求和功能。
目前的方案基本上采用的QDII框架,发行QDII募集资金并在海外市场进行与ETF相应的股票买卖。交易所不承担前端控制的责任。由于交易时间上的差异,跨境ETF不能进行实时的股票、基金互换,申购、赎回在场外进行,类似于开放式基金,这也是国际市场上通行的做法。由于同样的原因,跨境ETF也不能通过实时申购、赎回进行机械套利,但通过配套制度的安排,比如融券做空制度,提供对冲工具,从而实现对冲套利。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