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化名)是名15岁的广州仔,一周前,他就感觉早上起来耳朵痛、有嗡鸣声、听话不清,他原以为是熬夜打游戏过头,但休息两天也不见好。其母告知医生,6月中考结束后就给宝贝买了台PSP,他随时随地都在听音乐,坐车也听、在家也听,叫他不要戴太久耳机,但他根本不听,结果现在耳朵痛,且觉得听不清别人说话。
“初步诊断,认为应属于噪声性耳聋。”接诊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表示,这样的患儿近来接收了不少例…… 【新闻详情】
* 孩子娇嫩小耳朵 最怕“大声”

不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数码产品
不少孩子都是数码产品的发烧友,喜欢随时随地听音乐。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也不例外。要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噪声往往会掩盖原本处于正常值的音量,孩子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而大于90分贝的声音,会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在这里提醒妈妈注意一下,最好别让孩子在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数码产品。
不在封闭的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小宝宝要远离噪音污染
小宝宝的“小耳朵”极其娇弱,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且适应能力差,巨大的响声及嘈杂的噪音都可能使他们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所以妈妈们要避免让宝贝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环境中,3岁以下宝贝最好不要带他们去电影院,更不要让他们使用耳机。再有,妈妈们在为宝贝选择音乐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的音量大小要适中,乐曲旋律要柔和,切勿让噪音玩具进门。
使用消炎药要遵医嘱
孩子如果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咽喉炎等疾病时,妈妈们最好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及时就医,用消炎药等药物时需谨遵医嘱,切忌自作主张。因为有些消炎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对听觉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避免异物入耳
游泳、洗澡时不慎进入耳朵的脏水,淘气玩耍时塞入耳朵的纸团、小球,成人掏耳朵时用的发卡、别针、火柴棒……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都可能成为损坏宝贝听力的罪魁祸首。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避免异物进入宝贝的耳朵。
不要经常给宝贝挖耳屎
有些妈妈出于清洁或是好奇,看到宝贝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宝贝因为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耳痒也常常喜欢用不清洁的毛线针、火柴棒、小木棒、发卡等在宝贝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耳道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这样,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这就影响了宝贝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不是不可以挖的,但是,挖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孩子有了耳病要及时治疗
当妈妈发现孩子耳朵流脓、耳朵流血等症状时,那么宝贝很有可能患上了中耳炎等疾病,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遵医嘱服用中耳炎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听力的影响也会小些。必要的时候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复手术。否则,经常感染、流脓,使中耳腔内传递声音的听小骨受到腐蚀和破坏,发生断裂、破损将严重影响听力。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宝贝的耳病。
让宝贝远离二手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