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途莫测,仍居土屋。 《京华周刊》供图
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存在了12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平山镇,有一群村民,偷偷返回被强拆的村落,重建村庄,从此远离文明社会,并脱离政府管制12年。
然而故事并不美好。他们的户口被官方冻结,从此变成“黑户”。
诡异的生与死
来时没有出生证明,去时没有死亡证明。对青龙山村人而言,活着,已是证明存在的唯一方式。
这个“特殊”的村庄,名叫青龙山村。生老病死的常识,在这里都已不再适用。
女人怀孕临产时,亲属要翻山去请接生婆,不敢去医院。因为他们都没身份证。
孩子长大后,也是黑户,只能到邻镇的学校借读。学校大多了解青龙山村的特殊情况,允许孩子们入学,但没法办理学籍。其实好好读书也没有用,因为村里的孩子没身份,不能参加高考。
村民梁冬梅,18岁时通过独立招生考试,考上了牡丹江律师学校。本可成为村里第一个大专生。但报名须知第一条,就将她拒之门外,“持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学历证明报到”。
梁冬梅的家人缠着校方哀求许久,校领导也没办法,“全国各大院校哪个有没身份证的学生?”
梁东梅撕掉了所有的课本和笔记。这个被老师评价为口才一流的女孩,只能在村里经商。
比她小几岁的贾秀智,高中成绩不错,老师说考个本科没问题,可惜参加不了高考。校长急得开会商量对策,但招生办不愿破例。
她连考场都没进去,被迫去哈尔滨打工,但换了3份工作,她都签不了合同,因为没身份证。
村里人为了证明“身份”,想尽了办法。贾秀智的邻居,一个年轻男孩,为了外出打工,干脆伪造了一张刑满释放证明。宁可冒充坐过牢的犯人,也好过没有身份。
他回村后,还把这个当做经验推广,“到哪都不用身份证,好使”。为了生存,名声已经不再重要。
村民们不能到银行存钱,积蓄都寄存在外地亲友账户里;开车不能出山,他们都拿不到驾照;结婚,他们也拿不到结婚证,婚姻如同走钢丝,一切都靠“承诺”保证。
村民于洪伟死时只有18岁。他遭遇车祸,不治身亡。肇事方一度没法赔偿,因为他没身份。
后来肇事方为了能顺利私了,找关系帮他办理了户口。他在死后,才以这种特殊方式拿到了身份。
不过他算幸运的,因为他有法医鉴定,所以可以火化。村里的其他人死亡,开不出死亡证明,送不了殡仪馆,只能在村里随便埋了。
来时没有出生证明,去时没有死亡证明。对青龙山村人而言,活着,已是证明存在的唯一方式。
村庄消亡
百余辆铲车和货车冲进村内,村子被拆了,青龙山村这个地名从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消失了。
青龙山村的“特殊”缘起1989年的一个消息。
村南的河谷要修建一座“西泉眼水库”,这是哈尔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91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1996年水库主体工程竣工并进行试运行。
村民一开始并不抗拒移民。1992年春夏之交时,移民办开始统计各家人口、土地、房屋等数据,作为最后的补偿和安置依据。
补偿款带来了问题,多年后,官方承认存在扣发补偿款的现象。
青龙山村的移民之路,成为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拖至1997年,青龙山村仍剩下105户没有搬走。然而当年8月18日深夜,水库突然关闸蓄水,大水冲过了玉米地,涌进了村民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