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
1 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
gucci04032011-09-08 19:48:27 发表
标题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反之,特定的社会文化也会对标题语言有制约作用。对比汉俄标题语言,可发现不同语言中标题的共性与个性及其相互关系。
汉俄语共有称名结构标题,但俄语表亲属称谓的名词语义较汉语概括,很多词“身兼数职”。如“姑父”译成俄语则为解释性的翻译,因为俄语дядя一词对应于汉语“叔叔、舅舅、伯父、姨父、姑父”等。俄语亲属称谓词不分长幼,辈份高低不太重要。如标题“Сестра”对应于汉语“姐姐”和“妹妹”,若要区分,必须加区分性的修饰语,如“姐姐”为старшая сестра。而汉语则很具体,除有“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之分外,还按在家的大小称呼,如“二哥”。汉俄表亲属称谓标题所存在的差异是民族因子对形成语言面貌多样性的明显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崇尚“长幼有序”,年龄长幼、辈份高低是重要的尺度;而俄罗斯地跨欧亚,地理位置决定其文化同时兼有东西方特点,西方文化更为强调独立人格、个性,所以俄罗斯的亲属关系相对简单,亲属称谓词较之汉语有一定的概括性。
汉俄语中都存在冒号结构标题,但汉语以先概说、再列举分说为主;俄语以先列举、后概括为主。如“创意三要素:环境、动机、方法”,“Реструктуризация, развитие технологий, перевооружение: определены тр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развития ОПК” (结构重组、技术创新、设备更新:联合工业公司确定三个发展方向),这充分显示了汉俄民族文化的差异。汉民族习惯在空间上整体把握各组成部分相互间动态关联,而俄罗斯民族关注从部分、细节、独立的组成要素去进行定性的科学分析。汉民族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注重整体把握和集中思维;俄罗斯民族思维的特点是个体性、分析性,注重事实和发散性思维。郭绍虞认为,中国人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寻出规律,使之简易化,然后再从简易入手,驾驭各种变化和复杂事情。
歌曲作标题时,汉俄语所借用的多为时代久远的流行歌曲,汉语以1980年代为主,俄语以1930年代为主。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И летели наземь самураи...”(武士向地面飞去),因为歌词具有大众化力量,使用歌曲作标题,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很快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19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兴起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朝新目标奋斗时期;1930年代是苏联社会繁荣时期,也是苏联经济发展鼎盛时期。
引文作标题时,汉语以诗词借用为主,俄语则主要借用19、20世纪的名作。如“教育要‘不拘一格降人才’”、“Кому живется весело, вольготно в СНГ”(谁在独联体生活得愉快、自由),前例源自清朝龚自珍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例源于涅克拉索夫的长诗“Кому жить хорошо на Руси?”(《谁在俄罗斯生活得好》)。诗词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灿烂的奇葩,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沃土中,因此常成为中国标题引文的来源。
回复该发言
标题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反之,特定的社会文化也会对标题语言有制约作用。对比汉俄标题语言,可发现不同语言中标题的共性与个性及其相互关系。
汉俄语共有称名结构标题,但俄语表亲属称谓的名词语义较汉语概括,很多词“身兼数职”。如“姑父”译成俄语则为解释性的翻译,因为俄语дядя一词对应于汉语“叔叔、舅舅、伯父、姨父、姑父”等。俄语亲属称谓词不分长幼,辈份高低不太重要。如标题“Сестра”对应于汉语“姐姐”和“妹妹”,若要区分,必须加区分性的修饰语,如“姐姐”为старшая сестра。而汉语则很具体,除有“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之分外,还按在家的大小称呼,如“二哥”。汉俄表亲属称谓标题所存在的差异是民族因子对形成语言面貌多样性的明显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崇尚“长幼有序”,年龄长幼、辈份高低是重要的尺度;而俄罗斯地跨欧亚,地理位置决定其文化同时兼有东西方特点,西方文化更为强调独立人格、个性,所以俄罗斯的亲属关系相对简单,亲属称谓词较之汉语有一定的概括性。
汉俄语中都存在冒号结构标题,但汉语以先概说、再列举分说为主;俄语以先列举、后概括为主。如“创意三要素:环境、动机、方法”,“Реструктуризация, развитие технологий, перевооружение: определены тр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развития ОПК” (结构重组、技术创新、设备更新:联合工业公司确定三个发展方向),这充分显示了汉俄民族文化的差异。汉民族习惯在空间上整体把握各组成部分相互间动态关联,而俄罗斯民族关注从部分、细节、独立的组成要素去进行定性的科学分析。汉民族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注重整体把握和集中思维;俄罗斯民族思维的特点是个体性、分析性,注重事实和发散性思维。郭绍虞认为,中国人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理出头绪、寻出规律,使之简易化,然后再从简易入手,驾驭各种变化和复杂事情。
歌曲作标题时,汉俄语所借用的多为时代久远的流行歌曲,汉语以1980年代为主,俄语以1930年代为主。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И летели наземь самураи...”(武士向地面飞去),因为歌词具有大众化力量,使用歌曲作标题,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反应,很快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19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兴起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朝新目标奋斗时期;1930年代是苏联社会繁荣时期,也是苏联经济发展鼎盛时期。
引文作标题时,汉语以诗词借用为主,俄语则主要借用19、20世纪的名作。如“教育要‘不拘一格降人才’”、“Кому живется весело, вольготно в СНГ”(谁在独联体生活得愉快、自由),前例源自清朝龚自珍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例源于涅克拉索夫的长诗“Кому жить хорошо на Руси?”(《谁在俄罗斯生活得好》)。诗词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灿烂的奇葩,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沃土中,因此常成为中国标题引文的来源。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
gucci04032011-09-08 19:48:27 发表
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其中19、20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巅峰,许多名人及其作品家喻户晓,他们的诗句和作品为世人所熟知,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已成为人们的座右铭,因此这一时期的不少作品常被俄语标题引用。调查显示,被引用率较高的作家主要有克雷洛夫、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基、高尔基、布尔加科夫等。
汉语个性
标题用典。汉俄语均常见成语作标题,但汉语作标题的历史典故很典型,如“完璧归赵”。汉语标题用典不仅带进了典故原有的语境因素,而且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可构建由此及彼的意义关联,包括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对等关系。成语典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人类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浓缩了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中国两千多年尊圣崇经的主流文化,形成了文人浓厚的崇古心态,标题用典正是这种心态的折射。
汉语特有标题。申小龙认为,汉语具有语言组织弹性实体和流块建构的特点。只要语义上搭配、事理上明白,汉语词就可以粘连在一起,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在语言上可表现为动词与宾语超常搭配、四字格带宾语、五字格等,这些语言现象常见于标题中。
动宾超常搭配和四字格带宾语标题。与形态丰富的俄语相比,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合性。汉语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不注重形式上的标志,而要依靠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联来理解,如“寻梦西部”、“一言难尽汉武帝”。汉语词语这种“体用兼备、虚实对转、动静互赅”的多功能性,是中国人重悟而不重形式、重神似而不求形似的结果,是中国人重整体把握和相互关联、不重具体分析和彼此区别的思维特点的反映。
五字格标题。五字格标题由双音节形容词+三音节名词词语组成,如“咸淡伶仃洋”。五字格的使用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吉祥尊贵的数字,如“九五之尊”之说,五字格的出现和被认可符合中国人的“崇五中庸”心理。张德鑫认为,汉文化最尚“五”,因为“五”是处在一至九的正中间的一个吉数,寓意四平八稳,正合中庸之道。
俄语个性
俄语宗教类标题典型。俄语标题中常出现《圣经》引语、人物、典故等,如“Пророки” (先知者)。其根源就在于俄罗斯民族信仰基督教,东正教的传入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口号作标题。俄语中常有反映不同时代的口号、标语等被用作标题,如“Партия сказала:‘Надо’, журналист ответил:‘Есть!’”(党说:“应该”,记者回答:“是!”),套用的是苏联时期的口号“Партия сказала‘надо!’Комсомол ответил‘есть.’”(党说“应该!”共青团回答“是。”)。苏联解体后,社会制度、经济形式均发生了逆转性变化,俄罗斯人生活得并不轻松。为减少生活压力,他们常在标题中以调侃的口吻,借用苏联时期的政治口号来针贬时弊,以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回复该发言
汉语个性
标题用典。汉俄语均常见成语作标题,但汉语作标题的历史典故很典型,如“完璧归赵”。汉语标题用典不仅带进了典故原有的语境因素,而且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可构建由此及彼的意义关联,包括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对等关系。成语典故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人类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浓缩了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中国两千多年尊圣崇经的主流文化,形成了文人浓厚的崇古心态,标题用典正是这种心态的折射。
汉语特有标题。申小龙认为,汉语具有语言组织弹性实体和流块建构的特点。只要语义上搭配、事理上明白,汉语词就可以粘连在一起,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在语言上可表现为动词与宾语超常搭配、四字格带宾语、五字格等,这些语言现象常见于标题中。
动宾超常搭配和四字格带宾语标题。与形态丰富的俄语相比,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合性。汉语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不注重形式上的标志,而要依靠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联来理解,如“寻梦西部”、“一言难尽汉武帝”。汉语词语这种“体用兼备、虚实对转、动静互赅”的多功能性,是中国人重悟而不重形式、重神似而不求形似的结果,是中国人重整体把握和相互关联、不重具体分析和彼此区别的思维特点的反映。
五字格标题。五字格标题由双音节形容词+三音节名词词语组成,如“咸淡伶仃洋”。五字格的使用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吉祥尊贵的数字,如“九五之尊”之说,五字格的出现和被认可符合中国人的“崇五中庸”心理。张德鑫认为,汉文化最尚“五”,因为“五”是处在一至九的正中间的一个吉数,寓意四平八稳,正合中庸之道。
俄语个性
俄语宗教类标题典型。俄语标题中常出现《圣经》引语、人物、典故等,如“Пророки” (先知者)。其根源就在于俄罗斯民族信仰基督教,东正教的传入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口号作标题。俄语中常有反映不同时代的口号、标语等被用作标题,如“Партия сказала:‘Надо’, журналист ответил:‘Есть!’”(党说:“应该”,记者回答:“是!”),套用的是苏联时期的口号“Партия сказала‘надо!’Комсомол ответил‘есть.’”(党说“应该!”共青团回答“是。”)。苏联解体后,社会制度、经济形式均发生了逆转性变化,俄罗斯人生活得并不轻松。为减少生活压力,他们常在标题中以调侃的口吻,借用苏联时期的政治口号来针贬时弊,以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