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1973-1979):马斯基法案,CVCC发动机一战成名

1973年推出的第一代CIVIC搭载Honda自主研发的1.5L CVCC低公害发动机,主打经济型小车的概念。CVCC发动机卓越的环保节油性促使CIVIC率先通过当时世界上最严苛的法规——1970年美国净化空气法(即马斯基法),令欧美汽车制造厂商大为惊讶。2000年,它被美国汽车技术协会(SAE)的机关月刊《Automotive Engineering》评选为“20世纪优秀技术汽车(Best Engineered Car)70年代的代表”。
第二代(1980-1983):1980s 优质汽车价值典范
第二代CIVIC本着树立 “1980s 优质汽车价值典范 ” 的目标面世。Super CIVIC更加注重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搭载拥有更高燃效的CIVIC-ii发动机,油耗达到百公里4~6L,其经济性备受美国市场的青睐,品牌影响力逐渐以北美为中心辐射全球。
第三代(1984-1987):MM理念,创领空间优化潮流
第三代CIVIC,Honda的设计师们创造了MM设计理念,即以“人类(乘坐)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的思维处理车体空间,改变了以往只偏重于动力提升,忽视驾乘者操控、乘坐体验的设计思维,促使汽车工业设计师们开始考虑人与空间的关系,充分满足了普通家庭对空间的实用性需求。MM的设计思想影响至今,很多新车上市宣传中,对它的借鉴和创新应用成为必修课。
第四代(1988-1991):VTEC发动机技术,史上最成功的可变阀门机构
在第四代CIVIC(1988-1991),Honda将其引以为傲的VTEC发动机技术应用于部分高端车型。这一技术通过改变气门开关的扬程和开关时间长短,配合无级变速装置,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性能的燃油经济性,被公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可变阀门机构。凭借此优势,CIVIC荣膺美国CAR&DRIVER杂志的十佳汽车奖。
第五代(1992-1995):动力和空间全面提升,VTEC效应扩大
第五代CIVIC的外观、空间和动力全面得到提升:采用更多的曲线元素,整体车身更富流线形;长度4400mm,轴距2620mm的车身尺寸彻底摆脱小型车行列;普遍应用VTEC发动机技术,并首次推出1.8L机型,动力更为强劲。作为 “C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鼻祖,VTEC发动机技术的革新效应日益明显,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很多厂家借助类似的可变气门技术来应对油耗和动力的矛盾,丰田VVT-i技术即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第六代(1996-2000):全新悬挂,高性能Type-R问世
第六代CIVIC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结构,主打 1.6L排量,并首次使用CVT变速箱,操控性和行驶舒适性更为出色。
Type-R高性能版问世,标志着CIVIC正式进入主流高性能紧凑型车市场。它搭载最大功率达到185马力的1.6L B16B发动机,加装了前轴的LSD限滑差速器,红色的Recaro赛车座椅和Momo的方向盘特别彰显运动品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