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两个交易日持续反弹,恒指周三成功收复20000点整数关,中资银行股成为主要功臣。但是从二级市场上的操作看,机构大户对中资银行股后市的看法,依然分歧巨大。
社保基金减持中行工行
向来作风稳健的社保基金,近期突然动作连连,而其主要的操作对象正是银行H股。8月26日至31日期间,社保基金三度出手,共减持了4400万股工行H股及3500万股中行H股,套现3.36亿港元。
加上8月份的这三次减持,今年以来,社保基金针对银行H股的减持操作已达7次之多,累计套现9.11亿港元。经过多次减持,社保基金持有工行H股的数量占工行H股已发行股本的比例已从18.04%降至15.95%,持有中行H股的比例则由13.03%降到了10.95%。
不过,就在投资者由此推测社保基金不看好中资银行股的时候,社保基金又被曝出拟接盘美国银行抛售的建设银行(601939)H股股份,让一众社保基金“追随者”迷惑不解。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社保基金今年以来的系列减持操作并非不看好中资银行股,而是为调仓做准备。目前社保基金的港股账户中金融类股只有中国银行(601988)H股和工商银行(601398)H股,其不断地降低这两只股票的仓位,很有可能是为买入其他金融股,如建行H股等,腾出仓位。
除了社保基金减持中资银行股,德意志银行也于8月29日减持了1442万股的民生银行(600016)H股,套现9121万港元。记者昨日采访的多家海外投资机构中,有四成左右仍对中资银行盈利增速下降、平台贷款问题及房地产坏账问题忧心不已,认为中资银行股的盈利预测可能面临下调的风险,打算逢反弹继续降低银行H股的仓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