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正在进行化学、物理、生命科学操作技能测试
新闻晚报讯 80.4%的同学不希望学业水平考试与自主招生“硬挂钩”;84.1%的同学希望可以自行选择考试科目;63.7%的同学希望可以实现一年多考,取最高分……日前,华师大二附科技创新班学生历时10个月时间,调查沪上30余所高中近3000名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份关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2万字的论文中,洋洋洒洒写满了沪上中学生对于水平考的设想和改进意见。
建议一 尽可能不与自主招生硬挂钩
在这份名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现状和政策改进问题研究》的论文中,记者看到,半数以上的受调查学生表示,新政策下的学业水平考试给他们的学业,无论是高考(微博)科目还是非高考科目,都增加了负担,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考试的次数。
据学生调查,不少学校采用专门为学业水平考科目加课、组织考前集训等形式,让学生老师都很疲累。以某些学校为例,在每周两节课的基础上,六月正式考试前安排了两周的集训。另外,在经调查的学校中,有多所学校在每周各三节课的基础上更是加强培训。
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些学业水平考试的应用和设想,并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得出如下结论,80.4%的同学不希望学业水平考试与自主招生“硬挂钩”;对于考试是采取分数线制定等第还是按照人数比例制定等第,同学们意见不一。希望采取分数线人数为51.8%,采取人数比例的人为46.6%;70.3%的同学认为信息考试制度需要修改,希望提高公平度、公正度;76.2%的同学认为考试时间安排不当,需要改进。
之所以不愿意将学业水平考成绩与自主招生硬挂钩,项目主席林莘博分析说,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难度上并不高,达不到选拔性考试的水准,无法为高校提供有力的信息,其对于人才选拔的作用不是特别显著。“学生们不希望,一点小失误就断送了他们上好大学的机会。”因此,项目组建议尽可能不要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自主招生“硬挂钩”,而是考虑它的其他作用。
建议二 学业水平考能否“一年多考”
在调查中,有63.7%的同学希望可以实现一年多考,取最高分。而自行选择考试科目也是不少学生的心愿,该比例高达84.1%。
为什么要提出一年多考呢?林莘博解释说,因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暂定为每门科目每位同学只能参考一次。但是这一次的考试不能说明一个同学的真实实力。有些同学因为某些原因可能发挥失常。
“况且这门考试的初衷也是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自然不应该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仓促断定一位同学的才能,这对同学是不公的,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也是不利的。”在项目组看来,如果能够施行一年多考,可以减少学生们无形的压力,可以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真实的实力,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学生们减轻了负担。
“我们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一年多考制取最高分,并且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在第二年还可以再进行考试,而非一考定终身。”林莘博说,由于考虑到资金问题,他们建议,可以收取一定的考试费用,来维持这项考试。
专家 学业水平考的完善需要多方配合
项目组通过走访市教委、高校等多个部门,也全方位地了解了这项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出现有利面是很多的,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偏科现象,帮助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林莘博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检阅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方面欠妥。
回复该发言